第三百六十節現場發現
走到太平湖附近的花園,小特務指著一片樹叢說道:“這是發現第一具尸體的地方,不撥開樹叢,從外面根本看不見里面藏了什么。”
左重聽完沒有說話,先是在草叢附近轉悠了一圈,然后伸手扒開茂密的樹林向里看去,除了枯枝落葉之外,沒有什么特別的東西。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塵,看了看毫無遮擋的花園,回頭問道:“這里是不是一處人員的巡邏點,平時有幾個人,具體的巡邏位置在哪。”
“是的,一共有四個人,巡邏路線就在花園里,一組固定哨,一組流動哨,根據我們的觀察沒有固定位置,一處的人還是很警惕的。
除了這片樹叢的那具尸體,我們在涼亭后,竹林以及花匠房里發現了另外三人的尸體。”小特務恭敬的站在原地,認真介紹著情況。
全死了?
左重抬眼看去,對方口中的涼亭、竹林、花匠房,和他身邊的樹叢坐正好落在花園的四個角,互相之間距離差不多有二三十米遠。
兇手殺了人之后沒有就近隱藏尸體,而是移尸各處,這再一次證明了動手的人不止一個,他們有充足的人手搬運尸體和處理現場。
不過也不是沒有問題。
左重看向墻角的涼亭,這是一座破舊的四角涼亭,只有一個臺階入口,兩邊長滿了低矮灌木,正常情況下不會有人走到它的后面。
將尸體藏在那,不是刻意去尋找,短時間內確實很難被發現,所以為什么不把尸體全部藏在那,而是分開藏,增加暴露的風險呢。
四具尸體藏在四個地方,暴露的可能性增加了四倍,除非篤定不會被發現,否則對方不會這樣冒險,讓他們這么做的底氣是什么。
只有一個原因,他們對花園的情況很熟悉。
左重想到這里,在花園里慢慢轉悠了一圈,問道:“花匠房的使用頻率如何,花匠背景有沒有查清楚,他們來花園有沒有固定時間。”
小特務稍作回憶:“花匠共有三個人,都是金陵人,背景資料看上去很清楚,平時輪流修剪花草,根據記錄下一次工作時間是明天。
花匠房的使用頻率不高,里面除了工具就是漚制的花肥,味道非常大,很少有人進去,警衛巡邏到這里也就是看看門鎖是否完好。
我們搜查時門鎖是好的,用了技術開鎖后發現了尸體,兇手要么有花房鑰匙,要么也懂技術開鎖,現在已經派人去尋找三個花匠。”
“恩,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