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節茶水鋪子
徐偉明和掮客談好了細節,兩人沿著朱雀街逛了起來,一邊走,掮客一邊介紹著附近的市政設施和優點,顯然很想做成這筆買賣。
“徐長官,朱雀街因為靠近新建成的發電站,平時很少斷電,這在金陵可是獨一份,其它地方,哪怕是國民政府,也不是全天供電。
并且生活相當便利,您想買什么,出了門就有商鋪,想吃飯,從巷子出去往右轉,淮揚菜、魯菜、川菜、粵菜各種館子應有盡有。
另外,離這不遠處就有警署和消防站,亂七八糟的人不敢在這放肆,除了特務處和中央軍校周邊區域,這里的治安是城內最好的。”
掮客異常自信的指著一大片民房說道:“我現在帶您去看的那座院子,保管您滿意,房東是金陵市府里的一位長官,算是您的同僚。
院子差不多有50坪,前后都有道路前往其他街道,交通非常方便,院子前面的馬路寬度足夠汽車通行,您要是有車可以停在路邊。”
徐偉明背著手沒有表態,但心里很滿意對方說的這套屋子,治安良好什么的就當個故事來聽,作不得真,重要的是很少停電這點。
因為他每天都要使用電臺,電池的使用頻率非常頻繁,若是無法充電造成了通訊中斷,從而錯過了秋蟬的情報,那是要出人命的。
同時電力供應的穩定,會讓住戶使用電器的熱情變高,這樣便可以掩蓋他的用電量異常,特務想用這條線索找人,估計不太可能。
再說房東是政府官員,警署的日常檢查不會太嚴格,他可不想動不動就被警察砸門進屋搜查一遍,不僅耽誤事,也容易暴露身份。
房前房后都有道路更是情報據點的基本要求,原因很簡單,這樣方便人員進行撤退,根據他的經驗,道路越多,逃脫的幾率越大。
徐偉明琢磨了一下,接著不緊不慢問道:“鄰居是做什么的,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嘛,有個好鄰居比什么都重要,嚴先生,你說對吧。”
“那是,您說的有理。”
掮客豎起大拇指,一五一十的介紹著:“院子左邊的人家,兩口子都在工廠里邊做工,右邊那家男人在中學教書,女人在家看孩子。
這兩家是原住戶,社會關系很干凈,從來沒跟人紅過臉,不信您可以去打聽打聽,但凡有一句假話,這房子的傭金我一分錢不要。”
這話他說的斬釘截鐵,看來鄰居確實沒什么問題,干這行就是靠信譽,沒了信譽寸步難行,而且誰會為了這點錢蒙騙一個官員呢。
徐偉明心中有了決定,抬起手示意對方前面帶路,他想實地去看看,光聽別人說終究不夠直觀,他必須親自確定房屋的真實情況。
嚴姓掮客知道這筆生意穩了,笑瞇瞇走進了一條小巷,嘴上說個不停,將房屋周圍的情況大致說明了一遍,比如在哪購買日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