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節美好的日子就在眼前
公共租界四馬路福祥里73號原本是一座三層住宅樓,被人買下后改建成了旅館,專做從外地來滬的商人生意,在附近頗有些名氣。
這天一早,兩個女服務員收拾完退房客人的房間,坐在一樓登記臺后嗑著瓜子,說起了某個房間客人帶著陌生女子入內的八卦事。
“勞煩,請開間房,要一樓。”
正說著,從門外走入一個身穿深灰色嗶嘰長衫,頭上戴著黑色呢帽,行色匆匆的中年人,對方進來后說著略帶外地口音的滬上話。
服務員見多了這種客人,走南闖北的商人嘛,在家鄉的時間還沒有在滬上停留的時間長,很多東西變了,那一口鄉音卻很難改變。
唯一有些奇怪的是,此人沒有攜帶任何行李,連日常洗漱的用具都無,旅館只提供熱水,這樣怎么住宿,不過這跟她們沒有關系。
賺錢,管那么多干什么。。
其中一個服務員從掛滿鑰匙的墻上隨意挑出一串扔了過去:“107號房,單人客房每天八角,先生先給一元,明日若退房找回給您。
咱們這也可以點飯菜,隔壁的淮揚菜館晚上九點之前不封灶,味道不錯、價格不貴,您要是不放心,出去左拐有其它幾家小館子。”
又指著柜臺上的登記簿:“按照租界和國府的規定,所有人入住前都要進行身份登記,以防壞人混入城內,萬一出事可以尋跡追蹤。”
說完,她便坐回去繼續參與新一輪的聊天,完全沒有檢查證件和代為填寫的打算,她們又不是巡捕,說那句純粹是應付任務罷了。
總不能因為不登記就不讓人家住了,旅館不在乎來住宿的是什么人,哪怕是山里的土匪,湖里的水盜,只要給足房錢那就是客人。
中年人沒有跟服務員做過多的交流,低下頭以最快的速度做了身份登記,然后丟出一塊大洋,拿起鑰匙順著過道走向了客房區域。
見對方走了, 服務員瞄了一眼登記簿內容, 姓名龔自在, 年齡34歲,籍貫是東北,來地是金陵, 職業寫的是做電器買賣的生意人。
編得倒是不離譜,以往有白胡子老頭將資料寫成妙齡少女, 又或是十幾歲的孩子變成光旭年間生人, 這讓巡捕房看見又是麻煩事。
服務員看完也就忘了這事, 每天來來往往的客人這么多,沒必要關心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但用不了多久,她就會后悔這么想。
“101, 105....107。”
老龔數著房號走到客房, 沒有立刻進去而是壓著腳步在對面和隔壁門口聽了聽, 幾分鐘后確定里面暫時沒人, 這才用鑰匙開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