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節再等等
左重張了張嘴最終沒有開口,敬了個禮便告辭離開了戴春峰的辦公室,他知道自己現在說什么都沒用,只能靜待戰事發展。
這一等就到了五月的下旬,從日軍搜索隊進入蒙地又撤退,已經過去了半個月,日軍和紅俄方面都做好了再一次大戰的準備。
日本人集結了第二十三師團六十四聯隊一千余人,搜索隊兩百余人,偽螨興安北區警備騎兵團騎兵450人以及少量飛機,火炮。
按理說關東軍不該只安排這點兵力,可在張鼓峰一戰后,日軍上下皆認為經過大清┴洗的紅俄軍隊是草包一群,根本不堪一擊。
鬼子顯然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也低估了紅俄的戰斗意志,日軍始終認為,對面的紅俄部隊還是和日俄戰爭時期的沙俄一樣。
但實際上,即便是沙俄也曾讓日軍付出了慘重損失,何況這次所面對的紅俄部隊,更是一支工業化且擁有信仰的新型軍隊。
紅俄遠東部隊除了配備了大量的戰機和火炮外,還有不少中型戰車及裝甲車,而日軍呢,所配備的都是些輕型及微型戰車。
根據軍統在東北的情報人員搜集的情報,上次沖突后俄蒙聯軍總人數達到5.7萬人,裝備了上千輛裝甲車輛和超過500門的各式火炮。
與之相比,日偽軍隊雖然有7.5萬多人的兵力優勢,卻只有180多輛戰車和500門不到的火炮,前線更是只有十幾輛微型戰車裝裝樣子。
反觀紅俄就謹慎多了,除了將遠東軍┴區的精銳力量慢慢集結到蒙地之外,還讓蒙軍第七騎兵師派出游騎去對岸壓制日本人的活動。
另外,戰場的自然條件也對紅俄有利,日軍控制的哈拉哈河東岸地區,到處分布著沙丘、風淤沙堆和洼地,遍地叢生著雜草和灌木。
在部分地形起伏較多的地方,戰車、裝甲汽車、牲畜都難以通行,無形中讓仍處于騾馬化的日軍后勤運輸系統苦不堪言。
而紅俄控制的西岸,比河面至少要高50米,紅俄炮兵就在這些臺地部署陣地,充分利用了制高點,勐烈轟擊過往的日軍人員。
日軍一側完全看不到臺地上的紅俄軍隊情況,只能被動挨打,逼得日本人將戰線后撤以躲避炮火襲擊,這就給了紅俄可趁之機。
從當地的歷史水文記錄看,哈拉哈河寬約30至40米,水深約2米,流速每秒約1米,只要具備渡河工具,部隊渡河并不困難。
不過日本關東軍不傻,為了防止紅俄軍隊偷偷渡河,在廣闊的交戰區域布置了一些偽螨騎兵,監視對岸的紅俄軍隊動向。
反正出事死的是偽螨的人,日本一毛錢都不用出,最多發一兩個鋼制勛章鼓舞士氣,怎么看都是穩賺不賠的好買賣。
當然了,日本一方也不是沒有優勢,哈拉哈河兩岸的湖泊多數是咸水湖,但日軍有浩爾斯丁河作為部隊供水的水源地,水源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