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節參觀
邊區駐地向南三十里。
南洋慰問團、左重一行人與李副部長等邊區工作人員,坐著十多輛驢車在土路緩緩前行,驢車上還裝著高高的麻袋。
趁著車輛顛簸,鄔春陽順勢抬手摸了摸麻袋,探身在左重耳邊小聲匯報:“組長,是小米,處理的不錯,是精糧?!?br/>
小米,也就是粟。
屬于喜溫、耐旱、短日照作物,對土壤要求不高,適應性強,最適宜在富含機質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上生長,是陜省和西北百姓的主要口糧。
在后世,小米是粗糧,但在現時,富含鐵、磷和鉀,具有補血效果的小米是不折不扣的精糧。
然而,小米的外殼較為堅硬,如果不經過處理,很難被人體消化吸收,故而需要脫殼,且脫殼的難度很大,這就造成了這種糧食的口感不是太好。
比如果軍部隊供應的小米,吃下去不僅拉嗓子,偶爾還能看到石子和沙土,除了底層士兵愿意吃,軍官們對此嗤之以鼻,寧愿餓肚子也不碰。
通過這一處細節,便能看出八路軍的后勤系統已經形成了體系,可以對收來的糧食進行深度加工,別小看這件事,打仗就是打后勤。
另外,十多輛驢車的糧食加起來起碼有數千斤,同樣可以推測出邊區的糧食產量不低,以及八路軍的主食供應較為充足,只是缺少肉類。
鄔春陽和歸有光有些喪氣,封鎖,封鎖個P,國府越封鎖,人家發展的越快,真是見鬼了。
左重卻是表情如常,伸手從路邊揪了根野草放進嘴里,靠在麻袋上看著蔚藍色的天空,不知道在想什么。
旁邊的徐恩增則耷拉著腦袋,一點都不關心外界的動靜,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從上次接頭被抓后這家伙就一直是這副摸樣。
而李副部長和陳先生在另一輛驢車上相談甚歡,微風吹過道路兩邊的良田,金色的麥浪看著令人心情舒爽,時間過的飛快。
沒多會,車隊來到了一個營地門口,李副部長下車將通行證遞給警惕的哨兵,然后站在崗哨外耐心等候。
見狀,左重跳下車來到對方身邊,遞過去一支香煙,笑瞇瞇的夸獎起八路軍的紀律。
“老李,我觀貴軍頗有漢時細柳營之風啊,連你這個大首長未經允許,也不得擅自入內,這種事在果軍是絕無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