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零六章 指證
可是高讓卻偏偏又不屬于東北任何一座衙門轄管,大唐各路兵馬的監軍,都是北院出身,不受地方諸司衙門節制,直接受命于皇帝陛下,所以即使是安東都護府,實際上也無權對監軍發號施令。
高讓確實沒有實權在手,但監軍的身份卻非同小可,雖然在東北無人看得上這幾名監軍,但面子上卻又不好得罪,畢竟真的不給監軍臉面,那就是與北院為敵,地方官府當然不愿意自討麻煩。
只是高讓突然跑過來,還著實讓公堂諸人有些詫異。
畢竟高讓雖然擔任遼西監軍多年,卻幾乎沒有過問過軍中事務,至于其他事務,更是從不參與,今日審案,似乎更與高讓沾不上任何邊,實在不知道高讓為何會突然過來。
不過有些人心里卻知道,自打龍銳軍進城之后,秦逍在城中的一切調度,都以高讓的名義進行,而高讓也是十分配合,這位監軍大人實際上已經成為任由秦逍和龍銳軍擺布的旗子,這次過來,肯定也是受秦逍指使。
高讓進入公堂之時,包括宋清源在內,眾人俱都起身。
“聽聞宋大人今日趕到之后,立刻審理軍械案,實在是辛苦。”高讓尖著嗓子笑道:“本來這樣的案件,本官不宜參與,不過這次護送糧草的兵馬是本官派出,他們雖然沒有直接接觸糧草,但案發之時,俱都在現場,為避免日后有人胡說八道,污蔑本官派去的兵馬與軍械案有關,本官也想弄清楚案件真相。宋大人放心,你審你的案子,我只是旁聽。”
宋清源與淳于布對視一眼,隨即面帶微笑道:“來人,給監軍大人看座。”
有人搬了一張椅子放在曹官上首,高讓也不客氣,徑自過去坐下,背靠椅子,雙手攏在身前,一副悠閑看戲的態度。
淳于布眼角抽動,心知如果秦逍的人不在場,有些事情還有回旋余地,現在高讓在邊上盯著,這事情就變得異常麻煩,毫無疑問,秦逍這般安排,就是為了監督此案不會出現小動作。
宋清源坐定之后,猶豫了一下,才道:“田世朝,這里是公堂,本官秉公辦案,可是你若信口開河胡編亂造,本官可饒不了你。”
“大人,卑職確實是受淳于朗將指使。”田世朝道:“沒有朗將吩咐,卑職又怎敢鋌而走險。”
淳于布怒道:“田世朝,你說本將指使你糧中藏刀,目的是為了什么?榆關有的是刀槍,本將也珍藏有十幾口寶刀,又怎會在意那點軍械?”
“當初朗將指使卑職藏刀之時,卑職也是這般詢問。”田世朝鼓起勇氣道:“我記得朗將當時告訴我說,榆關將士常年鎮守關隘,難以立功,也就難以升遷,不如其他各路兵馬有機會剿滅盜寇論功行賞。榆關的將士不缺銀子,卻缺乏升遷的機會,朗將愛兵如子,希望給自己手下的弟兄找尋受提拔的機會。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讓他們立功。”
“你.....你胡說八道。”淳于布因為憤怒而臉部充血,握拳道:“你竟敢污蔑本將。”幾乎便要湊上去照著田世朝的臉上來一拳,卻陡然聽到咳嗽聲響起,抬頭看去,只見監軍高讓靠坐在椅子上,咳嗽聲正是高讓發出。
宋清源沉聲道:“淳于布,你先聽他說完。”冷冷盯著田世朝道:“你說!”
“朗將告訴卑職,榆關的將士肩負保衛關隘的重任,榆關周圍一帶的匪寇都歸他們圍剿。”田世朝道:“卑職那時很奇怪,榆關一帶素來太平,何來盜寇?而且在淳于朗將鎮守榆關之前,也很少聽說榆關的將士會去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