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刻碑
“嗡”的一聲。
鎮(zhèn)壓在穹頂?shù)哪菑埛垼坪跤幸豢|光華,直射而來,與太子眉心的紅潤色彩交相輝映——
霧氣震顫。
長陵山腳的木屋燈火搖曳。
守山人感受到了引召,拎著燈籠,飄掠而來,猶如鬼魅一般,看似緩慢,實則極快無比,三四個呼吸,便閃逝抵達太子身旁,垂首而立,恭恭敬敬道:“殿下。”
“將霧氣散了。”太子柔聲吩咐了一句。
“是。”
守山人將燈籠緩慢抬舉了一個弧度,頃刻之間,燈籠火光迸射,本該是外濺的景象,四面八方霧氣,卻猶如龍汲水般,向著這殘破燈盞之中涌去,原本可見度不過數(shù)尺的霧景,立即清澈——
俄頃。
宴上諸位賓客,已經(jīng)可以輕松視物。
幾位圣山山主,破開十境的大修行者,神念所能感應(yīng)的邊緣范圍,也隨著霧氣消散,變得更加廣闊。
初代皇帝曾經(jīng)言出法隨地在這里立下一條規(guī)矩,長陵山下,終年大霧。
能夠改變規(guī)矩的,就只有更高的規(guī)矩。
這是守山人依從戒律,撤走了長陵的“大霧法則”。
正如太子先前所說,他要給寧奕最高的“榮耀”,要讓這整座大隋天下,都看到他刻錄碑石,登上長陵的景象。
“煩請雷老,將通天珠取出。”李白蛟為此次慶功宴,準備了數(shù)百枚通天珠,確保每一位宴席賓客,都能看見長陵景象。
另外一邊,酒泉子則是取出自己的墨筆,在虛空之中潑灑神性,大毫作畫,勾勒出一幅巨大畫面,將山陵石道的畫面,投射而出,確保遠方的圍觀者,也能看到今日之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