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寅支卯糧
“是!”文尋鵬出去吩咐。
郡里的官都見過了,附近縣的縣令也來請安。
這是光明正大來求見,蘇子籍作太孫,不能說不見,就算能,他也不會不見,因自己的大計,還得這些人完成。
蘇子籍就坐了,啜了一口茶,拿過案上的一疊請安折,太孫駕臨,附近縣令是親自來請安,其余遠一些也都送來了請安折。
上面的內容寫得誠懇恭敬,文章優美,雖然每一篇都各有不同,但一篇篇的公文看下來,蘇子籍再看下一篇時,才看第一行,幾乎就能默背出下面的內容了。
千篇一律,都是很虛的內容。
但又不能說這樣的請安折是錯,畢竟這禮,就是在明確和鞏固自己的名分和大義。….就聽著一個官員,身穿七品官服和烏紗帽,在門前躬身,高聲報著:“進士出身,梁陽縣令余銘,叩見太孫!”
“起身罷!”
“謝太孫!”余銘起身躬之,方小心翼翼進來。
“余銘,我聽說過你,聽說你在縣里,一向治理有方,上次吏部評了上等——坐吧。”蘇子籍手一擺:“余銘,你的縣庫,以及運至糧倉的帳本,都遞上了么?”
“這都是臣的本分,臣拿著朝廷俸祿,當這個百里父母官,就得盡父母官的本份。”
“至于縣庫以及運至糧倉的帳本,都遞上了,在外面呢!”余銘欠身答著,頓了一頓,說著:“太孫萬事繁忙,只是小臣還有事稟告。”
“本分才難得——說罷!”
“是!”說到這里,余銘滿臉肅然:“張大人用欽差關防,封了七大倉,不知太孫可曾知曉?”
開國之處,銳氣尚存,蘇子籍瞥了一眼余銘,啜了一口茶,淡淡說:“尚未,這怎么了?”
余銘一聽,就知道這不是太孫的主張,頓時松了口氣,起身叩了下:“太孫,此舉有大謬之處,還請太孫立刻申飭阻止。”
“哦,這怎么了?”蘇子籍蹙眉,起身踱了兩步,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