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五 奎星
因此元神出竅,飛上云霄。
節(jié)氣變化只在一剎那,又在白日,艷陽高照的時候,不像驚蟄,或者二月二,多在夜里發(fā)生,因此陰神修為也可采擷。
要采端陽節(jié)的天龍氣,一般是要地仙以上修為,而且要十分小心,因為端陽節(jié)這日陽氣過旺,百姓又喜歡打爆竹,很容易驚到元神。
而太陽重午之炁,也會讓沒有陽化的陰神產(chǎn)生灼燒感。
李鄲道修為自然不差,只是當(dāng)元神出竅之時,正好遇到了奎星出巡。
奎星乃是西方白虎宮首星,二十八星宿之中的“奎木狼”便是奎星。
只見奎星朱袍戴冠,黑臉紅發(fā),右手執(zhí)朱批筆、左手托金印。左邊有侍劍端拿著一把斬邪劍,右邊有一個捧琴抱著一把大圣琴。后面還有一個打著五陽黃金傘。
奎星旁邊,是太歲神靈,金甲的是神將,銀甲的是天兵。
此時行走云端,巡查人間,不時兩個眼睛好似兩個大燈泡似的,往人間巡視,不時抓到一兩個躲匿在凡人之中的妖魔,直接便抓著,生吃心臟,看著好不猙獰。
只是見到了李鄲道在云頭,便十分有禮貌:“見過太玄死命有常天君,執(zhí)法天曹官。”
李鄲道也不露怯,問道:“星君這是要往何處去?”
“因人間即將開立恩科,因此文昌星君托我點魁。”奎星笑道。
文昌星此時還是三垣二十八宿之一,象征文學(xué),但是要到元朝才會被封文昌帝君。
文昌化身極多,據(jù)說當(dāng)年曹操之子,曹子建便是文昌星,不過后來人格化神,乃是晉朝張亞子,封神演義出來后又說是比干。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跟文運有關(guān)的神靈確實非常多。
比如眼前這位奎星,日后也是文神。
李鄲道曾在撫州靈谷峰建文昌塔,便是供奉文昌星,以振興撫州文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