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六五 胡慧超,萬振
其他兩道都只能用一次。
唯有這道符箓,可以用三次,可以號令一切水仙水精水神。
當年長江龍君,也就是現在的法海和尚,便是因為不尊此符令,才被李鄲道鎮壓的。
大圣國師王菩薩,乃是伯益之子,伯益是大禹欽定的傳人,本來也為上古賢王。
但是大禹的兒子啟殺死了伯益,流放了伯益的部族,建立了夏王朝。
李鄲道不確定從大禹時代便已經得道的人有多厲害。
而且他還拿著九江水脈圖,收伏了淮河先天水神,水母娘娘無支祁,還有個徒弟小張太子,帶著四大神將。
那小張太子也有來歷,李鄲道也是道聽途說。
是張百忍之子。
也就是功德天帝張百忍,后世的那位玉帝的人格化身。
李鄲道對此自然是十分小心了。
伯益與大禹有因果,李鄲道便以大禹的符詔來做文章。
又或許當初大禹留下這道可以使用三次的符詔,就是為了今日之事。
且說那鄱陽湖深處,一個頭戴五佛冠,手持飛龍禪杖的中年僧人,坐于荒島之上。
旁邊一個眉清目秀,唇紅齒白的奶油小生,一身白衣亮甲,手持紅纓槍,正隨侍那和尚身旁。
“賢師,水猿搜尋了數日,可是還是沒找到那相柳所在。”
江西鄱陽,有人發現了九尾蛇。
不過清代袁枚的子不語之中,所書的是:其大蛇,兩目灼灼,體甲皆如魚鱗而硬,腰以下生九尾,相曳而行,有聲如鐵甲。每尾有小竅,竅中出涎如彈射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