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首歌
睡意昏沉
當你老了走不動
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
……在一首經典名詩的基礎上進行的再加工創作, 文學和音樂結合的力量竟如此強大, 父女二人都沉浸到了這首歌曲中, 當張益鶴聽到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的時候, 眼中淚光閃爍。
張清然在感動中默默分析著這首歌曲,葉芝的詩歌給這首歌奠定了深厚的文學基礎,作曲者非常聰明, 選擇了這樣一首詩歌來譜曲,這首歌的主題就是愛。
愛總能在最平凡的生活中, 抒寫最真摯的感情。
愛──這個既抽象又具象的存在,似乎和廣漠的自然、天宇融為一體了, 一種超越性的凈化效果由此產生。詩歌的抒情力量,也同樣融化在場景、意象的安排之中。用音樂描述一種多人的心態, 出自心靈的作品,不投其所好,只講述真誠的音樂。。這首歌讓人感嘆時間匆匆而過,卻沒有意識到父母已經老去。
在爐火旁打盹,代表著人生休憩時刻的到來;燈火昏黃不定,暗示著時光的消逝、記憶的模糊,烘托出一種恍惚、惆悵的氛圍;最后又提到爐火, 爐火雖然暗淡,卻依然閃耀光芒,象征著穿越了人生漫漫的長夜,愛永不熄滅。而歌詞中反復唱到的“愛你虔誠的靈魂”, 也表示這感情不會因歲月的流逝而消退,反而歷久彌堅。
編曲非常平實,整首歌看似沒有高潮,可卻如同春雨般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觸動,在不知不覺中就浸潤了你的內心。吉他編配和口琴加入讓整個歌曲充滿了悔意的哀婉,卻在緩慢的移動中凝聚對母親的感情。《當你老了》因此也被延伸出另一個具體的主題:當你老了,我心永恒。
最為打動張清然的是歌曲的最后一句,當我老了,聽到這首歌詞的時候,感情的閘門頓時開啟,淚水奔流而出,她轉過臉去,不想父親看到自己臉上的眼淚,可她卻聽到了背后的啜泣,看到媽媽不知何時從廚房內走出,掩著嘴唇,不知何時母親的頭發也已花白。
如果說上一期的《卷珠簾》張益鶴還欠缺一種共鳴,這次的《當你老了》可謂是直接就擊中了他的內心, 他想起了已經去世的母親, 想起自己因為工作忙碌已經很久沒有去父親那里探望。
他也聽到了妻子的啜泣聲, 當他回頭, 發現妻子已經快步走入了廚房。
女兒握住了他的手:“爸,你們太討厭了,為什么要做這種煽情的節目?”
張益鶴嘆了口氣道:“這是番茄臺的節目。”
番茄臺臺長耿祥龍坐在電視機前也是淚眼婆娑,還好今天只有他一個人在家,幸好他沒去現場看這期的錄制,張合歡啊張合歡,你怎么相出的招兒,如果不是這檔節目,我根本就不知道內地還有那么多優秀的音樂人,上期的《卷珠簾》這期的《當你老了》,這兩首歌已經決定了《中華好歌曲》的品味和格局。
收視率算個屁!
我們番茄就是要做良心節目,要做浮躁社會中的一股清流,好聲音收視率再高又能帶給社會什么?又能剩下什么?我們才兩期就出現了兩首經典,尤其是今晚的這首歌,大愛之作,感人肺腑,不行了,我想老娘了,打個電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