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關節鏡
對外科醫生來說,這就是最好的配合了。
凌然再次給予一個微笑,轉瞬低頭,將穿刺錐穩定的戳入了膝關節。
接著,凌然置入了關節鏡,再命令道“加鹽水。”
松了一口氣的張鵬義立刻開始加注生理鹽水。
他剛才還有點擔心凌然的((操cāo)cāo)作出瑕疵。
雖然嘴上對院外專家褒獎有加,但在醫學行業里,隔行如隔山是必然的,哪怕是國際知名的心臟專家,也不見就能對膝關節了如指掌。
像是給(日rì)本天皇做心臟搭橋的天野篤,他為人所稱道的就是主刀完成了6000臺的心臟搭橋手術,再加指導完成10000臺心臟搭橋手術,平均每年500臺手術,是正常的(日rì)本醫生的近10倍,中國醫生的五倍。
但是除此以外,天野篤是什么手術都不做的,他也不需要了解膝關節鏡,或者踝關節鏡什么的。基本的解剖結構或許是清楚的,但也就僅止于此了。
張鵬義是看凌然有((操cāo)cāo)作關節鏡的經驗,加上是重金聘請來的外院專家,這才乖乖的讓出位置的,但手術單子上寫的可是他的名字,要說沒有一點擔心,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現在看凌然如此熟練,張鵬義也就放下心來。
別看就是一個穿刺錐的((操cāo)cāo)作,小小的動作,需要的反而是大量的練習和個人悟(性xìng)。穿刺錐就像是一個超大號的針頭,刺入膝蓋的深度要控制住,力度又要足夠,免得多次嘗試造成預后不好。
看一個護士的水平怎么樣,看她扎針的水平就能猜度一二。看一名醫生做關節鏡做的怎么樣,穿刺錐也是個不錯的判斷標準。
張鵬義確信凌然的水平不錯,就安心的配合起來。
關節鏡進入了膝關節,手術臺上方的42寸屏,就實時顯示出了視頻里的內容,比起x光乃至于核磁共振,都要直觀和清晰的多。
理論上,關節鏡下的診斷,尤其是半月板損傷之類的診斷,是可以達到98的正確率的。就醫學診斷來說,這個數字是非常高了。尤其是西醫的診斷,它是要給出疾病分類的,不像是傳統醫學,只要指出某處有問題即可。
當然,誤診的概率依舊是存在的,百分百的肯定,只能說明自負,而不能說明自信。
凌然多用了幾分鐘來檢查半月板的損傷,接著開口道“預計可以保留7毫米左右的半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