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觀摩會
運動醫學的領域雖小,站在頭部的孟杉,依舊享受到了諸多的好處,并想繼續的享受下去至少再多享受個五年八年的,孟杉原本還是有些信心的。
畢竟,醫生的培養需要時間,沒有個五年八年的,下面的醫生根本無法取代孟杉目前的地位。
令孟杉預想不到的,就是凌然的出現。
先有劉威晨,再有李天宏,可以想象得到,當李天宏重返賽場,凌然的行(情qíng)必然大漲,那些視職業如生命的運動員,一定會想盡辦法去找凌然做手術的。
東科是靠生命生存的,其實也就是靠運動員生存的。平時的時候給一些有錢人,運動員和家屬做做體檢,輸輸液什么的,治點小病,勉強維持開支的樣子,真正賺錢,還是要靠給富人和運動員做手術。
東科比一般的私營醫院活的好,名氣大,就是靠著他們能做得起“正經”的手術。
國內能提供正經的運動醫學的地方不多,骨關節與運動醫學中心是最強的了,但祝院士年齡大了,自己早都不親自做手術了,讓他手底下的醫生((操cāo)cāo)作,由祝院士指導,能不能比得上孟杉親自((操cāo)cāo)刀,這方面,算是一個有異議的競爭點。
但是,凌然才多少歲。
凌然的手術做的有多頻繁。
孟杉也就是在私營醫院里,底氣不足,才會送埋著“炸彈”的病人去云醫。他要是留在原來的醫院里做主任,肯定要親自前往云醫挑戰一番的。
當然,如果留在原來的醫院里做主任,是否還會對運動醫學有如此的執念,又是另一回事了。
孟杉想的癡了,一把壓停跑步機,抓起一瓶水,狂飲起來,任由水流噴濺而出,流過自己的(胸xiōng)口,流過自己的肚臍,流過自己的睪1丸,流過自己的膝蓋,流過自己的跟腱……
……
觀摩手術安排在了第二天的午后進行。
因為時間緊,來看觀摩手術的醫生并不多,且以中青年的醫生居多。
副高以上的醫生,學習成本都非常高了,他們更愿意系統化的輸出自己前些年所學的東西,整合醫院和科室內現有的資源,做些東西出來。
那些前些年學到真傳的醫生,多數能做出點似模似樣的東西,哪怕是重復前人的臨(床chuáng)項目呢,等前人退休離開了手術室,總歸是手術室里的一把好手。至于前些年沒有學到東西的副高,那就只能做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了,運氣好的拍拍馬(屁pì),興許也能混成主任醫師,運氣不好的,止步于副高也不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