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我做
“去會診室吧。我要盡可能全面的影像資料。”凌然打斷了兩人并不是很愉快的對話。
副院長果斷的不再多說手術室的事了,左慈典也懶得啰嗦。
現在的基層醫院,其實很像是80年代初期的鄉鎮企業,他們本身的實力是很弱小的,但是很有些韌性和草莽勁,最重要的是很有沖勁。
不像是三甲醫院的醫生們,都對自己的未來規劃有著清晰的認識——規培、住院、主治、副主任,帶隊或主治,飛刀買別墅,走上人生巔峰……
基層醫院的醫生,除非走行政體系,否則,要走技術路線是沒什么前途的。
在基層呆的越久的基層醫生,越能看清殘酷的醫學界的鄙視鏈,最終,所有基層醫院都會奔著招攬病人和賺錢的路線去。因為基層醫院的醫生們,唯一可能受到全體系尊重的理由,就是能夠招攬到足夠多的病人。
一個有足夠多病人的醫院和科室,哪怕醫生的水平再差,也會受到三甲醫院的高級醫生們的另眼相看。
基層醫院若是能夠積極地開展飛刀的話,那不僅能夠得到三甲醫院的高級醫生的重視,而且能夠得到病人們的歡心,進而進入良性循環——事實上,若是計算一名病人全病程的花費的話,在基層醫院請三甲醫院的高級醫生飛刀,要比在三甲醫院得到相同的醫療服務,便宜的多。
當然,若是不計開銷,只想得到國內頂級的醫療服務,優先選擇永遠是三甲醫院,或者更精確一些,就是協和醫院,然后才是其他的委屬頂級醫院。
但并不是每名中國人都能不顧忌經濟上的壓力。
在基層醫院就診,請大醫院的高級醫生飛刀,可以說是目前中國最具有性價比的醫療方案了。
相比支付給醫生的幾千元飛刀費用,基層醫院的醫療開銷,能夠省下極多的錢。尤其是對醫保受限的病人來說,這筆開銷的差額就更大了。
三院的情況可以說是非常特殊了。
作為傳染病院,他們就算是拿得出錢來,也不一定能得到高級醫生的飛刀。
大部分的飛刀醫生都是邀約不斷的情況,完全不必賺傳染病院的錢,弄不好,還要落一個糟糕的名聲。哪怕就是沒有邀約的高級醫生,也寧愿在家里休息一天,玩玩兒子寵寵女兒逗逗狗的。
所以,三院也只能通過正規的院外會診的流程,去嘗試得到外科醫生們的幫助。
當此時,凌然是他們能找到的最好的關節鏡醫生了。
一疊疊的病人資料,被放在了準備好的辦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