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厘定標準
“喝啊,依據口感來定,唔,就以四十二度這壇為準繩,更烈的酒度數更高。”
白玉蓮眼睛一亮,這個法子可以,那么在西山別院所喝的,應該就是五十度的了。
蔡晞細思片刻,有所領悟,但他并沒意識到這標準一出,對此后的酒類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他此刻在品酒,從瑤春開始,三杯喝下,點了點頭。
三十二度的酒已經遠超瑤春,更不用說和添香比肩的另一壇酒了。
或許是酒的原因,他的心情非常激動,那張老臉此刻也泛著紅暈,“少爺,有這兩種酒,余福記必然聞名天下!”
他沒有說聞名臨江,因為如果四十二度的酒量產,那一定是聞名天下的。
“敢問少爺,這兩種酒的產量如何?”
“新的酒坊還在建,不過就算是建好了,這酒的產量也不會高,我預估一天……這種四十二度的,大約只有三十來斤。這種三十二度的會多一點,估計在七八十斤吧。”
產量很低啊,蔡晞微微有些失望,然后問道:“那此酒少爺作價幾何?”
“這種,”傅小官指了指三十二度的那壇,“名為西山香泉,這種,名為西山天醇。香泉酒作價一兩五十文,而天醇作價……一兩三百文。”
白玉蓮一驚,看著傅小官,你特么搶錢啊!
他是知道這兩種酒的,香泉成本不過七文,天醇成本不過九文,這是多少倍的利潤!
蔡晞也是一驚,這……“是不是,太貴?”
傅小官笑道:“你說,這香泉酒,市面上有沒有?”
蔡晞搖了搖頭,這個還真沒有。
“你說天醇既然能夠和添香比肩,添香市面上能不能買到?”
蔡晞又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