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格物說與貨幣論
如果大虞掌控著足夠的金銀,就能從各國買到需要的商品。大虞之疆域在四國中最為廣闊,定然有許多的金礦并未曾被發現,吾以為當派出專業的人才去探尋金礦,有了金,就是有了物。如果有足夠的金,甚至可以賣下整個世界!
……
那么如果探尋不到金礦,大虞又該怎么辦呢?
我以為當大力發展國內商業貿易,在國策上,從重農轉為重商,商業的繁榮才能促成稅賦的增加,稅賦是以銀錢的方式收取,國庫中便會有更多的銀錢,國家就能夠用這些銀錢去別國買到需要的商品。
商業的大力發展必然推動格物的進步,因為商人需要生產出更多的商品,就需要更先進的器具。當更先進的器具產生之后,商品的產量增加,成本降低,卻又是別國所需,那么賣給別國,就能夠獲取更多的利益……”
洋洋灑灑一篇文章,確實論述了貨幣的重要性,也提出了別的方法,在傅小官看來其中當然還有許多瑕疵,但對于這個時代的少年而言,已經是瑕不掩瑜的好文章了。
他看向了這篇文章的署名,不是秦文哲,而是商梁。
看來中書令商余是花了心思教育他這個孫子的。
隨后剩下的幾篇文章看完,唯有一份讓他眼前又是一亮。
這個文章沒多少字,言簡意賅。
“商業競爭欲脫穎而出,我以為當有強大軍事!”
“若是有強大的軍隊,直接入侵夷國,將其洗掠一番,我朝國庫定然充盈。”
“想買什么就能買到什么,若是有哪國敢不賣……那就搶他丫的!”
“如此一來,虞朝自然脫穎而出。”
傅小官看了看這文章的名字——上官淼,他笑了起來,也將這文章放在了選中的一批里。
這是很有道理的文章,資本這個東西的積累,從來都是鮮血淋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