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們這陛下
“僅此而已。”
云西言的這番話在三位宰輔的腦子里產生劇烈的沖擊,他們都是當了幾十年官的人了,每日里寅時起床卯時上朝開個把時辰的朝會,然后回到自己的官署煮上一壺茶聽聽下官的匯報看看各地呈上來的折子。
在這些折子上批閱一下,然后呈給皇帝,最后由皇帝批閱再反饋給各地。
大致如此。
而其中最關鍵的那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呈給皇上批閱!
但云西言的這番話里,卻恰好就沒有呈給皇上這個他們認為的最重要的程序。
云西言自己就做主決定了商業(yè)部以及下轄商業(yè)局的事。
這樣做真的好嗎?
會不會存在蒙蔽君上的可能?
朝臣擅權,自古以來都是皇帝的大忌,細看歷朝歷代的皇帝,除非是那種昏庸者,否則都喜歡獨斷朝綱,咱們這位陛下顯然不是昏庸者,難道他就不怕大權旁落?就不怕有人欺下瞞上?
似乎是知道這三位宰輔在想什么,云西言說道:“下官說一句本不當說的話,下官跟在陛下的身邊也僅僅半年時間,就是在沃豐道。你們恐怕不知道陛下那一雙洞察秋毫的慧眼,莫要想糊弄他,下官敢言,這天底下能夠糊弄陛下的人還沒生出來。”
卓一行捋著胡須微微頷首,因為這陛下確實精明,而且他手里還握著御吏臺。
“下官再斗膽說幾句,諸位大人你們想想咱們這位陛下。”
“當年他在臨江,還是一個小地主,他就去了西山。他和農人們親切交談,他親自下田插秧,他非常明白農人之疾苦,也正因為如此,他發(fā)明了而今那傅五代的稻谷種子,加上紅薯那事物,他一舉就解決了農人們的吃飯問題。”
“在金陵,他開設了許多作坊,還創(chuàng)建了四通錢莊。他對生意這種事了如指掌,對經濟更是洞察秋毫。”
“在沃豐道,他招商引資修路架橋,他去了沃豐道的許多州縣才確定了清州輕工業(yè)基地和祁州重工業(yè)基地。”
“在敕勒川自治區(qū),他以一手荒人治荒的政策,將極有可能發(fā)生荒人暴亂的自治區(qū)治理得妥妥帖帖,他去了自治區(qū)的六個州,就有了暮陽鹽場,也有了紫旗州的香水玻璃作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