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喜相逢
公孫策站在這衙門外很是忐忑。
這樣的忐忑在以前是從未曾有過的。
他曾經是宣歷十年狀元,是傅小官要去組建商業部的第一批官員,也是傅小官派去沃豐道的第一批官員。
當時與他一道的還有同期的榜眼商梁以及探花司馬南馬行空等人。
而今這些人皆在沃豐道,也已經升了官,可干得卻不太開心。
兩個月前,公孫策在蘭陵縣視察,和蘭陵縣縣令何生安吃了一頓火鍋聊了一宿的天。
“我若是你,就會去找圣國公。可惜我身份太過卑微,雖然當年也是圣國公一手選拔出來的,可我和圣國公之間僅僅只有數面之緣。”
“這沃豐道,怎么說呢?它是圣國公的沃豐道,他在這里,這里才會充滿蓬勃生機,他現在離開了,你瞧著,最多再兩年,這地方將成為一潭死水。”
“你若是在政治上還有抱負,趁著現在,去追尋他的腳步吧。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有些理想,跟對了人才可能得以實現。”
何生安的這些話深深的打動了公孫策,讓他堅定下來了離去的決心,回到沃豐城他就辭去了官職,取道夷國,來到了武朝。
這一路,他聽到了許多關于傅小官的事跡,他才知道傅小官當初在沃豐道的施政,僅僅是他能力的冰山一角。
他在武朝徹底的釋放了他的能力,公孫策親自去過的忻州自由貿易城,和路過的大峪關自由貿易城,這兩處自由貿易城展現出來的經濟活力令他刮目相看,更不用說那一五規劃綱要,簡直令公孫策贊不絕口。
若是宣帝當初沒有對傅小官作出那事,他會不會離開虞朝呢?
公孫策不知道,他只知道武朝會將其余國家遠遠的甩在身后。
他現在就站在這縣衙門口,而傅小官就在這縣衙的后院,相距不過百米,可這百米卻仿佛是一道天塹——他不再是虞朝的商業部部長、沃豐道道臺了!他是武朝的皇帝!
他可會記得我的名字?
他會不會覺得我是無路可走前來投靠他為的是求一碗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