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路
“但現在的大夏,在主體上早已解決了老百姓穿衣吃飯的問題,步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它已經進入了工業社會。在我看來,商業因為工業進步的緣由,它發展的極快,已經將農業遠遠的拋在了身后?!?br/>
“這是而今現實的局面,老百姓從田間地里解放出來,這是你曾經在西山的時候就給我說過的,現在已經實現了,他們離開了田地進入了工廠,賺到了更大的銀子,也創造出了巨大的價值,這是進步,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看,我以為這是好事!”
傅小官端著茶盞仔細的聽著,燕熙文說的并沒有錯,商業的發展必然會出現更多的工廠,這些工廠哪怕進行了革新,采用了新的設備和技術,它終究還是需要人。
大夏而今的商業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各種商品在陸地上遠銷到了歐亞大陸,在海上也大量的銷售去了利亞大陸。
這是大夏經濟繁榮和健康發展的基礎,有得就會有失,失去的就是從事農業的人口急劇減少。
大夏產出的糧食已經能夠小規模的出口了,但現在的問題是還有六千來萬人他們卻還吃不飽——貧瘠的土地,惡劣的生存環境,以及沒地方去賺錢,導致了他們連買糧食的銀子也沒有。
“那你覺得要如何去解決這六千萬人的問題?”
傅小官放下了茶盞又道:“曾經我也說過,共同富裕雖然不可能,但也不能讓貧富差距變得太大!”
“你要明白,他們都是大夏的子民,他們有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權力,我們有如何讓他們生活得更好的權力!”
燕熙文點了點頭,“所以,臣以為,接下來國家要重點去做的事就是鄉村振興計劃!”
傅小官一怔,頓時笑了起來,“來來來,這個點子好,你給我詳細說說如何實現鄉村振興計劃?”
燕熙文從縣令而至總督,他有著極為豐富的施政經驗,在瑤縣的時候他就聽了傅小官的,率先扯上了瑤縣的商業大旗,開辟了瑤縣港口,讓瑤縣在曾經的虞朝成為了商業改革的一面旗幟。
在去了太臨城當了總督之后,他并沒有天天呆在總督府。
那個曾經的夷國窮?。?br/>
窮得令去巡視的他看著那些老百姓都流淚!
借著大夏基建的東風,也借著他和傅小官以及云西言等人的良好關系,他從商業部弄到了大量的基建項目,將夷國那一大片土地上的城鎮所有的道路都給修了一遍。
一家伙動用了數千萬計的民工,暫時解決了那些差點就要餓死的百姓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