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流行病
馬硯麟看著鵝蛋大的母痔扭曲的樣子,眼角不由顫了顫:“沖擊力真強。”
“7號線。”凌然不為所動,依舊沒有聊天的意思,拿到了穿好的粗線,就在鉗子上部,快速的做了一個8字間斷縫合,然后結扎。
“刀。”凌然再點了一把手術刀,再沿著大彎止血鉗的下部切開了皮膚,然后一個大v型的切口到齒線……
凌然向來都是不追求小切口的。
做手術的過程中,凌然總是考慮的更多,也趨于謹慎,這就讓他總是更愿意切的更大一些。
而在面對一顆鵝蛋大的母痔的時候,凌然想切一個小口都不可能……
“剪刀。”凌然丟下手術刀,右手要了剪刀,左手抓住止血鉗,提起了外痔體。
簡而言之,凌然此時做的工作,就是將一個鵝蛋大的(肉ròu)瘤,從病人的(肛gāng)1門處剝離出來,并盡可能的少損傷相關部位。
類似的手術動作其實很多,有些人臉上長的痤瘡或囊腫,也是類似的切除模式。區別也就是痔瘡往往更大,又不好照鏡子,以至于不利于觀察……
對醫生來說,本質是類似的,最多也就是痔瘡的發病率更高一些罷了。
鵝蛋大的母痔被剝離后,凌然順手在基地再做了8字縫合,手術的大部分就算是完成了,接下來,又細致的處理了其他母痔……沒什么事做的馬硯麟的目光,還在“鵝蛋”處巡游……
“你來收尾。”凌然沒有一路做下去的意思。
痔瘡手術本來就是最基礎的手術了,所在的位置又不致命,從外科醫生的角度來說,就可以說是低端中的低端了。
如果不是得痔瘡的人夠多,大型醫院多數都懶得開展這樣的手術。
凌然倒是覺得痔瘡手術(挺tǐng)適合給馬硯麟練手的。
在凌然的治療組里,馬硯麟的技術能力略遜于呂文斌和張安民,但那主要是經驗欠缺,歸根結底,三個人都屬于醫學精英中的普通人,也就三甲醫院里常見的住院醫或主治的狀態,給他們教的仔細一點,練手的機會多一點,就能做的好一點,相反,自然就流于平庸了。
然而,治療組內也是有競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