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第三方
盡管早就知道,癌癥轉移以后,可以進展的非常快,杜承基依舊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反是在做病人的杜家東,穿著病號衣,斜斜的躺在病床上,聲音穩穩的道:“怕什么,他們不敢做,云醫敢做,不正說明云醫的水平好嗎?”
這句話,就說的比較言不由衷了。
杜家東其實也有些后悔,他希望能多方論證,多尋找一些參考意見,再做決定,卻沒想到會誤了時機。
但是,時機誤了就是誤了,再懊惱也是無用。杜家東迅速的做出手術決定,也是希望能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杜承基就沒有相應的覺悟了,哼哧哼哧的想了一會:“那美國那邊的醫生呢?他們是怎么建議的。”
“美國醫生原本就對到國內做手術有顧忌,現在條件不太具備,討論起來就……”薄院長談論了兩句困難,卻是幫勞寐雍解圍。
邀請美國醫生來做手術,一直是勞寐雍的建議,現在執行不下去,自然就是勞寐雍的鍋了。
不過,薄院長并沒有興趣在杜家東跟前爭寵,他是經營診所的,這一單生意做完,又不需要在杜家人跟前晃悠了。
因此,薄院長替勞寐雍說了兩句話,再緩緩道:“我個人建議,咨詢美國的醫生可以,遠程連線的視頻會議也沒什么影響,但到了做手術這個環節,就算是選擇一名一流的美國醫生,也不如選擇一名頂級的中國醫生好。反而是歐洲醫生,在一些理念上,與中美兩國都有比較大的差異……”
這是薄院長一直以來的觀點,認為中國醫生都盯著美國醫生的做事,以至于兩國的醫療認識越來越靠近,反觀歐洲,卻經常會有一些反美化的浪潮和思潮出現,所以,并不是因為他在美國的人脈弱,競爭困難,利潤較少,才推崇歐洲的,而是確確實實的認知上的差異呢。
杜家東似乎也沒有要追究自己家庭醫生的判斷的意思,或者說,即將做手術的他,也是承擔不起更換家庭醫生的風險了。
“給老大打電話,再通知董事局。”杜家東緩緩的說了一句,再擺擺手,周圍人就都離開了病房。
“所以,現在唯一敢做手術的,就是凌然了?”杜承基出了門,轉頭就問勞寐雍。
“敢做手術的自然不止是他,但在咱們名單里的,就只有他了。”勞寐雍也不是純吃干飯的,手術醫生的候選列表,始終都是他在更新選擇的。
杜承基知道那張表,不由皺皺眉:“就他一個敢做想,那也太夸張了。”
“能做胃癌肝轉移的外科醫生,本來就沒有多少。”勞寐雍說著撇撇嘴,道:“現在叫得出名字的醫生,都是精英醫院里的精英醫生,可不像我們當年了。風險太大的手術,你給他們錢,他們都不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