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新舊之爭
湯皖趕緊踢了錢玄一腳,示意不要說了,哪知道這貨仗著酒勁,可勁造,繼續說道:
“文章晦澀難懂竟然被理解成文采好,這哪門子好了?豫才你說,這樣的文章哪里好了?學生學習的難,老師教的難,通俗易懂的語言就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么?”
迅哥兒在這點上絕對是和錢玄站隊的,嘴角噗呲一笑道:
“老怪物和人的區別就在于,人是會變通的,砸了他文言文的飯碗,難道就不能吃白話文的飯?我看不是,歸根到底是腦子出了毛病!”
“豫才,此番言論當飲一杯!”
“他們當真看不到白話文的好處還是不愿意看到白話文?腦子有沒有毛病和砸不砸飯碗終歸是要做出一個選擇的!”
湯皖一看這哥倆越說尺度越大,幾次眼神和腳踢制止無效后,也就絕了這門心思,只見迅哥兒繼續說道:
“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古來已久,到了我們這一代是該解決了,不能把這個疑難雜癥留給下一代!”
迅哥兒看的門清,說的話直指核心要點,白話文肯定是未來的趨勢,但是始終遭遇到強烈的抗拒,究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砸了一部分靠文言文吃飯的人的飯碗。
若是文言文沒了用武之地,那他們這些人的寒窗苦讀以及人前人后的輝煌會立馬隨風消散,這是絕不可能接受的,事實上白話文與文言文之爭已經正式拉開了帷幕。
今年剛從日本回來的仲浦先生在上海創立了《年輕雜志》,其主張新民主,新科學與新文學,立刻受到許多眼界廣闊的有志之士追捧。
其中仲浦先生認真反思后認為,以李鴻章為代表的的自強運動,包括戊戌變法,甚至辛亥年的大事情都沒能真正成功的原因就在于沒有找對最根本的病癥。
之所以自鴉片戰爭以來,國人飽受凌辱,國格喪失,一次又一次的自救失敗,非我國人不夠聰明,也非我國人不夠勤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思想封閉,跟不上國際潮流,因此國人急需一場全面性的思想解放運動。
因此仲浦先生提出二十年不問政事,一心一意辦雜志,改造國人思想。這時候,白話文相比較于文言文,更容易能被理解,接受速度快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而且白話文是可以下探到普通勞苦大眾的。
傳統守舊派有他們自己的堅持,一方面怕被砸飯碗,另一方面是不想優秀的傳統沒了繼承;新文化人士也有他們自己的認知,高舉反封建大旗。
兩者一相遇,便如火山撞地球,湯皖其實是被拉來站隊白話文的,誰讓他好巧不巧剛好這個節骨眼缺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