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坐論(一)
“嘿嘿,先生只管放馬過來,我接著便是。”
辜老爺子隨即擺正身姿,正色道:
“剛才聽你說,文言文有釋意不清的弊端,這個確實存在,不過經過后續的發展,這個問題已經不存在了,可通過斷句來解決。至于你提到的另一點,文言文過于簡潔,不能詳細詮釋,以《史記》冠軍候為例。”
“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得考慮古代的社會背景,社會生產力低下,竹簡,絹帛亦或者紙張都是比較珍貴的物品。那么在有限的空間內,當然要選擇字數少,記得多的文言文。”
“反之,如若在當今社會則不會有這種顧慮,因為不缺紙等書寫物品,文言文完全可以詳細化”
這番言論,乍一看確實是沒有問題,但是經不住仔細推敲,湯皖思慮片刻便找出了破綻,沉聲道:
“先生剛提出因古代社會發展滯后,存在物料稀缺一說,實在不敢茍同。”
“古代科舉乃是寒門士子唯一向上的通道,便是因為習得了書本知識。古代士大夫階層擁有著極大的社會話語權,是因為掌握了大量的書本知識,然而書簡,絹帛,紙張等稀缺物品對于他們而言并非難事。”
“如若傾力于知識的傳播,則失去了壟斷書本知識的地位,則大不利。因此一方面提高學會知識的難度,另一方面減少知識傳播的途徑,以維持他們高高在上的地位,此乃文言文不進步,仍晦澀難懂之主要原因之一”
“至于要把文言文詳細化,豈非披著張皮的白話文,無非是語法有差別,其他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