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向全國蔓延
有些東西,你不去碰,倒也還好,就像是兩個人相遇,打個招呼,擦個邊也就過了;可若是兩個人聊起了天,那就有的聊一會兒。
總之,這一晚上,算是失眠了,本以為躺在大床上,可以舒舒服服睡個好覺,沒成想,腦子里總是不自覺的浮現出新世紀的各類事情。
迷迷糊糊,到了大半夜,架不住眼皮子打架,才最終睡了過去,等到次日醒來的時候,天已經大亮了,大牛早已經做好了早飯,就等著先生起床。
洗漱完,端著一碗清粥,問道:
“今個兒,怎的不叫我?”
大牛摸了摸憨厚的腦袋,只是露著意味深長的憨笑,意思不言而喻。這么些天了,先生一直忙個不停,大牛一直看在眼里,就想讓先生睡個好覺而已。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湯皖竟然把早上看報,當做了一種習慣,一邊喝著清粥,一邊翻開今天的報紙,著實熱鬧非常,文言與白話之爭,又上了一個臺階。
首先林紓先生今日又發表了文章《論古文白話之消長》,從純正學術的角度,再一次對文言文的優越性進行闡述,和對白話文的適用性大張撻伐。
連續三日發表文章,言辭一次比一次激烈,即使全篇文言文,湯皖看的頭皮發麻,也不妨礙字里行間透露出對白話文的猛烈抨擊。
萬眾矚目的文言派另一位大佬——辜教授,終于發表了文章《文言與白話》,令人意外的是,這篇文章并沒有站隊任何一方。
而是從客觀的角度出發,對文言與白話的各自利弊,進行了深度的研究,最后含糊不清的拋出自己的觀點,只要是有益于中華文化發展的,他都支持。
辜教授關鍵時刻來這么一出,竟然和起了稀泥,讓文言派一眾人士,大跌眼鏡,但是白話派卻是彈冠相慶,畢竟這位大佬的資歷實在太彪悍。
啟明繼第一篇《人的文學》后,再發一篇《平民的文學》,這個文章名字非常容易使人誤會:即文言是貴族文學,與之相對應的白話則是平民文學。
其實不然,啟明在文章中提出的觀點:應該用普通的文體,記普遍的思想與事實;應該用真摯的文體,記真摯的思想與事實。
白話大佬湯皖今天倒是沒有再發表文章,但卻用了一首白話詩《有的人》,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認為“有的人”要騎在人民頭上,把人民當做牛馬;“有的人”卻給人民當牛做馬,其中隱喻不用多說,大家心里明亮著。
除卻以上這些大佬們的文章,兩派其他支持者們,也都紛紛各自發表文章,無論打開哪一份報紙,隨處都能看到爭論。
但是這些爭論都不及另一則大八卦——同門反目:凰坎教授與錢玄倆人在報紙上,徑向互噴,互爆黑料,尺度之大,令人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