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陸總長率先發難
在民眾的潛意識里,在家軟禁一年的概念基本和坐牢是一樣的,而湯皖便在無形的理解中,漸漸被大家理解成了民族英雄。
既然是民族英雄,自然是沒有為國家出力,而被迫坐牢的,況且在這些人中,總有一兩個,湯皖熟悉的身影,穿插于其中,帶頭喊著最響亮的口號,潛移默化的引領著輿論的方向。
于是,民眾的情緒就被帶動起來了,在民族,國家大義面前,首都民眾空前的團結一心,一定要把皖之先生就出來,而堅決抵制曰貨就成了民眾唯一可以宣泄的渠道。
最主要的是,這場抵制曰貨行動的最初,是由民眾自發進行的,沒有人組織,什么時候能停下,全看民眾滿不滿意,就連某人也沒有辦法。
日置益那個心里急的啊,已經有許多生活在首都的曰本人,向公使館提出了抗議,國內也發來了詢問函,言辭很是嚴肅。
還有一個情況就是,目前首都的抵制曰貨行動,沒有絲毫停止的苗頭,而滬市那邊也興起了抵制曰貨行動,就怕其他地方也學著這兩個地方抵制曰貨。
日置益已經不敢想象,接下來的后果會是什么,只不過是威脅了一下某人,和不輕不重的處理了一下湯皖,怎么就會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以前也不是沒有這么干過,甚至更出格的都過,比如逼迫某人簽“二十一條”,雖說當時也興起了抵制曰貨行動,不過就是很短的時間。
“呼....”
日置益長長的嘆出一口氣,心里想著必須要盡快解決,于是招來手下,讓他聯系一下陸總長,需要商議一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一般來說,駐國公使有事找當前國,都是去當前國的辦事處,但是沒辦法,誰讓當前國實力不濟,所以一般有事,都是招陸總長來駐首都公館。
陸總長一聽日置益要找自己,再聯想到街上的事情,立馬就明白了日置益的用意,只是推辭說,先把手里的事情忙完,再去。
實際上,陸總長正一個人在辦公室,翹著二郎腿,沏著一壺茶,優哉游哉的品著茶,看著報紙呢,反正急的是曰方,關我陸某人何事?
等到日置益第二次派人去請的時候,陸總長才整理好儀容儀表,一副剛忙完事,急匆匆的樣子,就往駐曰公館趕去。
日置益極為稀罕的沏了一壺茶,專門候著,見陸總長到了,連忙請陸總長喝茶,拉家常,就等著陸總長先提到抵制曰貨行動這個話題上來,他才好順勢拋出問題。
哪知陸總長一眼就看穿了,愣是不往這個上面扯,凈扯一些有的沒的,給日置益好一陣急,最后,實在憋不住,說道:
“陸總長,我們雙方約定已經達成,但是貴方民眾的抵制曰貨行動,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已經給我方生活在首都的曰方人,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