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中方拒絕會談
“我們后面就沒去了,這便像是一個大雪球,已經(jīng)滾起來了,越滾越大,只要耐心的等著就行。”
這倆人喝了幾杯茶,坐了一會兒就走了,主要就是來看看湯皖,怕湯皖收不到外面的消息,瞎擔心,好在一切正常。
這倆人走后,湯皖忽然意識到,自己好像錯過了一個煽風點火的機會,那封道歉信寫的太婉轉(zhuǎn)了,不夠悲情,引不起同情。
若是,寫一封讀者流淚,聞著悲傷的道歉信出來,字里行間再透露著悲憤,不甘與委屈,一定可以在讓這個雪球滾的再大一些,速度更快一些。
不過,寫的婉轉(zhuǎn)一點也好,至少可以乖乖躲在角落里,不引人注意,畢竟自己之前鋒芒畢露,容易挨揍。
第二天,《京報》就在首刊的位置,刊登了湯皖的道歉信,所有看到的人都不禁樂了,道歉信是這樣寫的。
道歉信
本人湯皖,于去年xx日xx月,著書一本,名叫《R國威脅論》,由于本書對曰方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特在此對曰方誠摯道歉,并且作出澄清。
《R國威脅論》中的R國并不是處于東亞的曰本,乃是本人因著書需要,所虛構(gòu)的一個國家名,因此書中的內(nèi)容全部都是不實的,沒有根據(jù)的,不作考證的,請廣大讀者朋友千萬不要相信。
因此,特再次澄清,《R國威脅論》全書為虛構(gòu)內(nèi)容,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道歉人:湯皖
1916年1月4日
道歉倒是道歉了,只是這后面的澄清方式,比較獨特,先是承認自己的作品是虛構(gòu)的,然后再來一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這簡直是赤裸裸的告訴讀者:我是湯皖是被逼迫的,書里的主角就是曰本,所以根本就不是巧合。
廣大讀者朋友們都被湯皖的腦洞,會逗笑了,而日置益一大早聽到手下報告,看到這封道歉信,卻是氣壞了,嘴里罵著兩個字:湯皖!
不過卻也不想再在道歉信上浪費什么口舌,至少從字面意思理解起來,就是道歉了,和對事實做出了澄清,心里想的則是等這件事情過去,畢竟來日方長。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平息抵制曰貨行動,因此,又派人去找了陸總長,要求進行會談,沒過多久,就聽到下面人匯報,陸總長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