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午后的太和殿廣場
實際上,無非是做一下面子工程,啟瑞和黎黃陂出席同一個活動,然后在熱情攀談幾句,明天報紙照片一登,就算完事,簡直就是掩耳盜鈴。
看不懂歸看不懂,但是該干的事情還是要干,湯皖辭別了菊長,朝著里面走去,穿過午門,就能見到地上的紅地毯已經鋪好了,一直通向遠處的五座金水橋。
兩邊是開闊的空地,灰白的空間一直到橫向蔓延到遠處的建筑群,右邊的是協和門廊廡,左邊是熙和門廊廡。
走過五座金水橋,順著地上的紅地毯,一直向遠處看去,一棟莊嚴高大的主體建筑矗立在眼前,這便是五門之一的太和門。
金色的琉璃頂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像是一條金龍橫際在眼前,整個格調一下子就起來了,實在是太大氣了。
太和門在明朝,就是俗稱的金鑾殿,是皇帝上朝聽政,百官朝拜的地方。
到了清朝,聽政場所改成了乾清宮,湯皖眼前的太和門建筑群以前失火損毀了,現在是按照舊有制式重建之后的模樣。
穿過太和門,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非常開闊的廣場,正中間的位置,有許多人正在匆忙的布置會場,臺子已經搭好了,下面放置了一排排,整齊的座位。
遠處還有一座輝煌的主體建筑群,那便是太和殿建筑群,湯皖順著臺階走下去,踏著紅地毯,一直走到臺子前,內務府總管迎了上來。
“皖之先生,你來了,這邊都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br/>
“非常感謝!”湯皖誠摯感謝道。
“先生您客氣了,你看看,可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的?”內務總管指著四周說道。
“侍者人員安排好了么?”湯皖在現場只看到了搭建臺子的工人,沒有看到一個服務人員。
順著內務府總管手指的方向,湯皖看到在太和殿廣場的東面,有三座建筑,中間的一座叫做體仁閣,兩層木質建筑,黃色琉璃頂。
內務府總管是個心思剔透,八面玲瓏的人物,帶著湯皖向體仁閣走去,邊走邊介紹道:
“在明朝稱之為文樓,嘉慶期間改名文昭閣,主要做會見英才,招賢納士的地方,到了乾隆年間遇火,在原址上重建后改名體仁閣,做內務府倉庫之用?,F在氣溫還有些高,今天的酒類飲品和宮廷糕點等都暫存在那里?!?br/>
“有心了!”湯皖再次感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