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六章、歷史性的一刻
“過了,過了,孑民兄,沒了張屠戶非得吃帶毛的豬不成?”汪總長擺擺手,面露不滿,“我看湯皖之也行,論名氣,誰有他的大,那洋人見了也都客客氣氣的。”
身為外教總長,自從開始與湯皖打交道后,對湯皖在外國的影響力還是知道的不少。
“相比較于湯皖之,還是程仲浦比較合適,一來湯皖之不是文學出身,二來陳仲浦現在是新文化的旗幟人物,本身學識又過硬。”孑民先生仔細思考后,堅持說道。
“我看,孑民兄你還是先三顧茅廬吧,不成在另想他法!”范總長說道。
“行,我先去,免的他回了滬市,就麻煩了!”孑民先生哆哆嗦嗦,剛說完,就起身夾著公文包準備出門。
“這個蔡孑民,來我這里,一杯茶都沒喝就坐不住。”范總長抱怨道。
“孑民兄就這脾氣,看準的事就一定要做,這么多年了,你還不知道么,他現在一心撲在北大上。”
“這倒也是,北大就需要他這脾氣的人去干。”
…………
孑民先生風風火火的出門去,準備三顧茅廬,一出教育部大門,就迎頭碰上家里頭下人送來了邀請函。
“湯皖之邀我做什么?”孑民先生疑惑道,原地駐立想了想,還是決定先去東交民巷,當面說一聲抱歉,不能毀了別人的好意,然后再去四平賓館三顧茅廬。
打了個車,就匆匆趕往東交民巷,一路上連推辭的借口都想好了,剛巧天上又飄起了大雪。
孑民先生抬頭看著天空,心思陰晴不定,早上還是好好的,怎么要去見仲浦先生就下雪了呢,難道是不好的預兆,又要無疾而終么。
夾雜著忐忑不定的思緒,孑民先生一路怔怔出神,下了車付了錢,就直往巷子里頭走,想著盡快推辭完,好去勸說仲浦先生,焦急的敲響了大門。
大牛剛回來不久,說了孑民先生不在家的事情,湯皖和仲浦先生剛到的一杯茶還沒喝完,正商議著要不要回去四平賓館等,就聽見了敲門聲。
“是德潛兄來了么?”仲浦先生問道。
“不是德潛,他敲門都是連著敲。”正說話的功夫,湯皖已經站起身來,向著大門走去。
“砰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