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留法預備學校開工在即
孑民先生自從當了北大校長以后,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就有一條,剔除“不作為”的教授,亦可稱之為混日子的教授,然后重新引進諸多人才。
其中,在辭退外教方面,倒是遇到了麻煩,瑛國籍教授克萊曼,拒不接受辭職,并且把事情鬧到了瑛國公使館。
本來按照當初教育部與北大的約定,一切校內(nèi)事物皆由校評議會決定,顯然辭退克萊曼這件事,在校評議會上是通過了的。
但是,現(xiàn)在外交部接受到了瑛國公使館的抗議,威脅要妥善處置這起事件,否則就要上升的國際外交的高度上。
北大要辭退混日子的外籍教授,結果硬生生要成為一起外交事件,擺明了不講理,真是讓人氣憤。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若是克萊曼這個頭一開,之前辭退的外籍教授,皆向效仿克萊曼行事,紛紛找駐國使館,豈不是難事一件?
所以,堅決不能開克萊曼這個頭,孑民先生代表北大,當即給教育部回話,堅決執(zhí)行校評議會通過的決案,堅決不接受威脅。
因此,孑民先生督促文科學長仲浦先生,開始組建一個談判團,準備與瑛國公使館談判。
既然是與瑛國公使談判,那么選擇談判人員的首要標準便是會英文,否則別人說什么,都不懂,又怎么談判?
其次便是談判人員要對瑛國熟悉,最好是能打過交道,了解瑛國人心理。
仲浦先生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湯皖,會英文,和英國人打過交道,不久之前,湯皖還在瑛國的牛津和劍橋演講過。
仲浦先生第二個想到的就是胡氏直,他在霉國留過學,會英文,雖然霉國與瑛國隔著一個大西洋,但現(xiàn)階段,在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里,兩者皆統(tǒng)稱西方。
當仲浦先生來找湯皖時,湯皖提出了一個建議,可以找辜教授幫忙,論及對西方人的了解,怕是無人能及辜教授左右。
仲浦先生想了想,頓時覺得湯皖說的對,只是有些為難的是,之前還要開除人家,這會又去求人幫忙,總覺得難為情,面上掛不住。
“皖之,你和辜教授能說到一起,要不你去說道說道?”仲浦先生笑瞇瞇說道。
“找我有啥用,我們這幫人,在辜教授眼里統(tǒng)統(tǒng)一個樣,不分彼此。”湯皖沉思,忽而腦中精光一閃,卻是想到了辦法,笑道:“笨啊,找辜教授的偶像啊!”
“偶像?是什么?”仲浦先生疑問道。
“就是孑民先生啊,辜教授不是最崇拜孑民先生么?只要孑民先生發(fā)話,辜教授定然不會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