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不好的事情發生了
次日,《京報》一經發售,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平地起驚雷般,老百姓們頓時不干了,群起抗爭,紛紛嚷嚷著拒不接受瑛國人的威脅。
如果僅以為靠兩篇文章,就能讓瑛國人妥協,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下午的時候,據說有不明人士透露了瑛國人的三封外交函件內容,連帶著段總親自蓋了戳的文件的內容。
這下子,老百姓的火氣更大了,卻是沒成想,衙門里竟然也是幫著瑛國人,欺負北大,輿論又被點了一把火,怒氣值已經拉滿。
朱爾典聽著手下匯報消息,頓時起了難,想著若是就此罷手,豈不是很沒面子,堂堂大瑛,哪能受這個氣。
可若是繼續施壓,搞不好就要爆發抵制運動,現在的首都民眾對于抵制運動,那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簡直伸手就來一場。
最關鍵的是,朱爾典根本就沒把這件事報告給國內,全憑個人做主,雖是有一個保護瑛國公民權益不受損的理由,但要真是鬧大了,也是不好交待的。
最終,朱爾典再三權衡之下,還是覺得大瑛的面子重要,在面對抵制運動時,曰本好歹還抗爭了幾下,瑛國要是直接交槍,豈不是要被曰本笑話。
所以,這一回,瑛國公使館,直接遞交了有史以來,言辭最為激烈的外交函件,責令華夏衙門盡快處理,若是由此引發的抵制運動,一切后果由華夏方面負責。
段總頓時頭大了,一方面是不敢得罪瑛國人,另一方面是受到國內輿論的壓力,兩相比較之下,只得選擇不吱聲。
瑛國人強勢逼迫,段總選擇不吱聲,老百姓頓時氣炸了,所以,接下來輪到首常先生上場了,帶著之前遺留的旗幟標語,開始組織人手,走上了街頭。
這一回,打頭陣的變成了學生,長辛店的工人們在后面,浩浩湯湯走上了街頭,朝著衙門前行,標語林立,口號喊起。
“堅決抵制瑛國人無理要求!”
“堅決辭退克萊曼!”
“不接受威脅!”
........
同時,北大的新文化和復古派,開始聯手,大量發表文章,目標直指瑛國公使館,大家有意無意選擇性的忽視了段總。
參加游行隊伍的民眾越來越來,離衙門也是越來越近,以至于到了門口的時候,隊伍后面烏泱泱的看不到尾巴,得有千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