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洪門致公堂
記得在湯皖第一次乘坐火車,沿著津浦線南下到達滬市,和大牛一起,走進了滬市的那座“他國之城”,第一印象是干凈整潔的寬闊道路;背著長槍的瑛國大兵,以及伏在墻上接受檢查的屈辱華夏人。
然而華夏人卻是把那一片區域稱之為“十里洋場”,人人皆想走進去。
如今湯皖和錢玄站在紐約的從林街,也就是華夏城的入口。
目之所及,有癱坐在街頭污水上,無家可歸的流浪同胞,饑黃瘦瘦,長長的枯槁的辮子,衣不蔽體;
滿嘴吆喝著粵語的小攤位老板,穿的稍微體面一些,至少遮住了身子,雖赤著腳,但臉上也有些色澤;
飯店門口,東南沿海的同胞,或客家話,或粵語等,熱情招呼著來往行人;
還有穿插在人群中,白皮膚,藍眼睛的洋人,好奇的這里看看,那里看看......
他們大概只是獵奇心理作祟才來的此地,說不定心里正在鄙視著呢,要不然為何洋人都離華夏人遠遠地,生怕弄臟了他們的衣服。
十米來寬的道路兩旁,擺滿了像是首都前門大街上的雜貨攤,那些洋人就像是在雜草間的蝴蝶,總是能片葉不沾身。
街道兩側則是充滿了華夏元素的三層建筑,綠色、朱紅,深藍等五彩繽紛的顏色,屋檐翹角以及琉璃瓦頂。
街上到處都是華夏人,華夏字的招牌幌子,和華夏語言.......
“感覺如何?”湯皖問向一旁怔怔而立的錢玄。
“差強人意!”錢玄拉攏著一張臉,又言:“苦!”
“走吧,進去瞧瞧!”湯皖摒息哀嘆,率先進了華夏城。
走在從林街上,讓湯皖仿若置身國內,旦夕之間,回到了首都,一股獨特的,只有華夏人才懂的氣息迎面而來。
兩位先生打扮的華夏人,很快就引起了華人的注意,僅憑服飾就能輕易斷定這兩位先生來自國內,而不是曰本人。
因為在霉國的曰本人會極力解釋自己不是華夏人,以至于他們的服飾要么極具曰本特色,要么則是西裝革履,只有華夏的先生們才喜歡身著長衫。
“兩位先生,打哪兒來?吃飯還是住店?”立刻就有一位華人迎上來,操著不標準的普通話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