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Nature”的最新一期
湘靈哪里不知道迅哥兒的意思,只是抿嘴笑了笑。
湯皖的好友們得了消息,都來看望,湯皖人不在,迅哥兒只好代勞招待應酬,下午的時候,回了一封電文,把這個消息送到了大洋彼岸。
華夏是白天,但是在霉國卻是夜晚,還是深夜,但致公堂的會客廳里,燈火透明,此時正在進行了一項緊張的磋商。
前些日子,親自趕來紐約的禿頭白大褂帶著樣品回去了,緊急做了一系列后續的藥理實驗以及臨床實驗,在給湯皖回復的電文中,肯定了青霉素對于傷后感染的治療有奇效。
并且在電文中詢問,他能否有將親自撰寫文章,欲發布在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期刊“Nature”上,將青霉素的情況公之于眾。
這樣是最好了,有哈佛醫學院背書,期刊審核的速度會大大加快,湯皖求之不得。
“Nature”成立于1869年,它的主編同時也是期刊的創建者,名叫洛克耶,是一名瑛國人,同時也是一名天文學家。
這一天早晨,他向往日一般去往辦公室工作,照例查看收到的來信或者電文,然后審核商討,才能最終確定下下周的期刊發表內容。
其中一封厚厚的加急電文在一眾來信中,尤其的惹人眼,如若不是電文有標注是來自于霉國的哈佛醫學院,洛克耶大概會不著急看的。
只是,當他詳細的看完了電文的內容后,面色潮紅,一連直呼三個“不可思議!”
于是,這封關于青霉素的文章被緊急插入了下周的“Nature”上,期刊一經發出,頓時在全球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尤其是醫學界討論的最熱切。
比這更讓人震驚的是,研制青霉素的竟然是兩個華夏人,雖然兩個華夏人的具體信息還不清楚,但哈里斯教授在文章中,明確指出,哈佛醫學院只是進行了十分嚴謹的藥理研究,得出了青霉素能高效的治療傷后感染。
那么身在紐約的湯皖就成了唯一知道的人,堪比黃金的青霉素頓時成了香餑餑,許多機構迫切的想得到一份青霉素來驗證療效。
同時,青霉素還引來了許多財團的關注,在他們眼中,青霉素并不是救人命的藥,而是一座取之不盡的金山,他們正在趕來紐約的路上。
在“Nature”最新一期發布后的第三天,羅斯福就得到了消息,這時候,才想起來之前湯皖給他的青霉素樣品,暗道后悔。
羅斯福很清楚青霉素背后潛在的巨大價值,不是他一個人可以處理的,因此,第一時間聯系了家族,說明了此事,很快就取得了共識,由羅斯福出面與湯皖接洽,商談青霉素相關事宜。
于是,就有了之前的那一幕,在深夜的致公堂會客廳里,羅斯福和幾個家族成員組成的談判組,正在與湯皖就聯合成立公司,以及青霉素的量產和股份占比,進行緊急磋商。
但事情真的會如此簡單么?當然不可能,這個世界,總會有人為了利益而甘愿冒險,很不巧,這一次,湯皖就是他們的目標。
【再次請求來些月票,進入爆更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