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新的西山
她確實在看著西山的賬冊。
今歲的小麥已經入了倉,除去稅賦,收成和去歲沒有多少差別。
這些小麥她沒打算再賣,雖然臨江的三大糧商來這里找過她兩次,她依然拒絕,因為這東西可以釀酒!
而酒的價值遠遠高于售賣小麥的利潤。
她去過了西山酒坊,也去過了香水作坊,以及香皂肥皂和造紙的作坊,她做了一件事——將所有作坊里的工人,悉數變為了傅府的家奴!
當然,付出的代價是給了這些工人們更高的報酬,并允許他們的子女能夠在西山書院讀書。
西山書院在年初的時候就開了起來,里面的夫子卻有些隨意,請的都是西山人里面的那些能夠識文斷字的老者。
這在董書蘭看來僅僅是能夠教習這些孩子們識字罷了,距離真正的書院相去實在太遠,也遠遠達不到傅小官曾經說起的要求。
所以她決定修書一封給秦老,倒不是請秦老來這地方教習這些小孩兒,而是請秦老出面幫她找一些好點的教習,薪酬當然比金陵高很多。
傅家不缺銀子!
從武朝回到金陵之后,尚皇后叫了她和問筠去蝶儀宮,親手將施閥原本的所有產業都交到了她們的手里,那是一筆極其龐大的財富,足以抵消傅府送去東邊的糧和那數十門紅衣大炮。
瑤縣她還沒空去,但從賬冊上看,瑤縣的支出已經達到了頂峰,這意味著在瑤縣設立的那些作坊建設籌備已經基本完成。
估計開工也就在近日,得抽個時間去瞧瞧。
雖然瑤縣的縣令是燕熙文,可董書蘭依然覺得需要親自看上一眼才能放心。
鳳臨山里也還沒去。
對于鳳臨山里的了解她依然是通過賬目。
那地方吞下了極多的銀子,而今唯一的產出就是紅衣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