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資本家都是不要臉的
東北是國家的老工業基地,也是共和國工業的長子,這里最不缺乏的就是老牌的企業。
三全醫療器械廠便是一個老牌的企業,這家企業誕生于五十年代末期的“二五計劃”期間,有著四十多年的歷史。
在物資稀缺的年代,連一個針頭都要反復消毒使用,醫療器械根本就不愁市場,所以三全醫療器械廠的效益也非常的好,職工的工資高,福利也是各種飛起。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情況卻急轉直下,市場經濟的沖擊下,三全醫療器械廠的缺點逐漸顯現出來。
缺乏現代企業的管理機制,生產設備老舊,產品落后,另外還有一大批退休職工要養活。當時老舊國企的弊端,基本上都被三全醫療器械廠給集齊了。
進入到九十年代以后,三全醫療器械廠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很快就陷入到虧損當中。
面對企業出現的困境,國家曾經撥付過資金,幫助三全醫療器械廠進行改革。三全醫療器械廠自己也多次向銀行貸款,嘗試進行設備升級和技術革新。
然而每一次的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每當拿到錢以后,設備和技術還沒買來,廠里的職工就拿著醫藥費的報銷單子找上門來,還有以前欠下的所謂取暖補貼、消暑補貼、交通補貼、教育補貼等等,也都要求趕快發放下去。
把各種補貼發完之后,剩下的錢就不夠買技術和設備的了,所以干脆就放在賬上,當做日常運營的資金用。
再到后來,廠里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了,再從銀行里拿到的貸款,全都用來給職工補工資。
結果就變成了從銀行貸一筆款,還上利息,余下的發工資,下個月再貸一筆款,還上利息,余下的繼續發工資,便形成了惡性循環。
銀行也不是傻子,隨著三全醫療器械廠的貸款越來越多,眼看著在拆東墻補西墻,窟窿越來越大,便干脆停貸了。
失去的銀行的貸款,三全醫療器械廠一夜之間便倒掉了,單位停產,工人下崗,企業瞬間涼涼。
除了一些可觀因素之外,三全醫療器械廠的領導班子也有問題。
有些人是習慣了國家給飯吃,完全沒有市場競爭的意識,企業出現了困境,就等著國家出手相救,也只會想著辦法跟國家要錢。
有些人則是懷揣著當領導就要撈一筆,不撈白不撈,別人撈了自己沒撈就虧本的心思,特別是眼看著三全醫療器械廠快不行了,更是有一種“此時不撈,過期作廢”的想法,當起了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