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點對科技樹
我們小狗集團是做實業的,給自己的上游供應鏈,并不是以盈利為首要目標,而是為了構建更龐大、更穩定的供應鏈體系,我們尋求的是整個產業的發展。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講,產業的發展,也會給我們帶來盈利。”
又有人開口問道:“李董事長,你剛才提到了風險,我的問題就是有關風險的。我們國家的金融行業起步晚,監管體系也不健全,即便是大型的金融機構,也有很多監管不到的地方,也會產生很多風險,你們是做制造業的,是如何看待潛在的金融風險問題?”
對方的潛臺詞是,人家大型金融機構尚且不能規避風險,你一個做制造業的憑什么去規避風險問題?
李衛東早就料到會有人問金融風險的問題,于是他馬上答道:“我對于風險的看法,跟金融機構不一樣。金融機構對于風險的考慮,是貨幣層面的,所有事情都是以金錢衡量。
而我對于風險是從供應鏈角度來看的,只要供應鏈足夠穩定,那么整個供應鏈中的任何一環都是風險可控的。所以我們要維護的,是整個供應鏈的韌性,而不是金錢層面的得失。”
李衛東又簡單了回答了幾個問題,但他知道,這些解疑答惑還打動不了視訊的那位領導。想要說服人家,還得從國家發展層面入手。
于是李衛東主動說道;“最近幾年,國內經濟發展迅速,老百姓的工資也在上漲,這使得企業用工成本在不斷增加,我做制造業的最能夠感受到這一點。
而用工成本的增加,也使得很多外資企業將工廠轉移到人工成本更低的國家,這未嘗不是一種產業的轉移,我想各位領導肯定也注意到這一點了吧?
日本學者赤松要在三十年就提出了雁行理論,二戰以后的產業轉移,也一直在印證這個理論。按照這套理論,接下來的產業轉移,將會從我們中國,轉移到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勞動力便宜的國家。
但是我們并沒有像日本、韓國那樣富裕起來,我們還處于發展中階段,如果產業真的外移的話,等于是把飯碗端給了別人,我們自己可就要餓肚子了!那么我們該如何解決產業外移的問題呢?
有人說發展科技產業,提高生產力水平,提高制造業附加值,用更高的利潤來填補產業外移所失去的利潤。但不要忘了,我們有十四億人,我們的人口比全部發達國家還要多,全世界所有的高科技產業加起來,都未必能養活的起我們這十四億人!”
李衛東的這幾句話,頓時引起了視訊領導的興趣。
李衛東接著說道:“我們中國人也不可能一直用襪子換飛機,我們的工人也不可能一直拿著低廉的工資,我們的制造業更不可能停留在勞動密集型的狀態。
工資上漲是不可逆的,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們的勞動力成本,只會越來越高,這的確會讓我們的制造業失去國際競爭力。畢竟資本都是追求利潤的。
但勞動力成本不是制造業成本的唯一因素,若是工人薪水足夠低,就能帶來制造業的話,那么非洲早就是制造業第一大洲了!哪輪得到我們中國吃制造業這碗飯!
我們能夠發展制造業,是因為還有其他優勢,比如高效的體制、完善的基礎建設,充足的能源供應,勤勞的人民等等。但以上這些東西,我們有,其他國家也可以有。
我們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其他國家通過科學管理和向我們學習,也能做的到;我們有完善的基礎建設,其他國家只要肯投入資金,也能把基礎設施建起來;
我們有充足的能源供應,其他國家同樣能從中東買到石油天然氣;我們中國人是很勤勞,但其他國家的老百姓也未必都是懶漢,總會有人愿意為了更好的生活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