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何為天人道佛區別求月底月初
東方不敗站在那里,晚風吹拂,其身上染血的大紅衣裳在風中飄蕩,在月光下,其身姿顯得有些魔性。
片刻之后,其眼中光芒越來越明亮,最后其眼神清澈,開口道:“我就是我,與斬情無關,斬情后的我也是我!”此刻,東方不敗神情堅定,明白和堅定了自己的道。
徐子凡見東方不敗心中武道堅定,不由感嘆,道:“人化生,人二字果然不是隨便加上去的,若有情亦老,道無情方能蒼不老,恒久長存,人亦無情,方可化生。”
“對,我也如此想!”東方不敗開口回應道。
“恭喜東方道友堅定晾心,未來不可限量!”徐子凡對著東方不敗道。
……
隨后二人又聊了些武道上的事情,東方不敗作為下第一高手,對武道上自有非同一般的理解和見識,令徐子凡大有所獲。
而徐子凡此時也已站在了同樣的高度,而且他一直收集各種武學,且來自現實世界,其武道知識同樣的豐富,并且一些想法和觀點獨辟蹊蹺,與世不同,令東方不敗也是驚嘆連連,直呼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二人這次論道,足足聊了五六個時辰,待論道結束,卻已是第二中午,兩人作為先道境的高手,一日一夜不睡覺也不算什么。
此刻二人論道結束,依舊精神抖擻,彼此之間更加了解了,隨后東方不敗將他的斬情之法寫了出來,送于徐子凡,徐子凡也將在桃谷中收獲的葬情術和種情術各寫了一份送予東方不敗。
隨后兩人約定三年之后某一,于華山之巔切磋比試論道。
不是徐子凡不想現在就與東方不敗切磋比試,而是東方不敗身體狀況不允許,畢竟其剛剛突破了新境界,剛剛起死回生,無論身體恢復還是境界穩定,都需要時間,所以最后二人定在了三年后的某一,于華山之巔進行巔峰一戰。
紅衣魅影,如煙似霧,飄飄忽忽,東方不敗卻是已然離去,他要去準備準備,迎接未來和徐子凡的巔峰論道戰。
而徐子凡,看著手中幾張白紙,其上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卻是東方不敗送于他的寄情斬情大法。
以東方不敗對葵花寶典的理解,這篇斬情法應該能夠克服葵花寶典的弊端,但是其斬情后的弊端,徐子凡還是是接受不了,不過這篇寄情斬情大法卻也玄妙,其中涉及的一些武道知識別出心裁,令人見之不覺眼前一亮。
寄情斬情大法與葬情術的區別在于葬情術是直接埋葬,根除自己的感情,而寄情斬情大法,卻是先將自己的情寄托在別人身上,然后待這人在自己全力保護之下還死亡的情況下,介時自己心如死灰,運用這篇大法,就可以斬掉自己的情。
兩者孰高孰低,孰優孰劣,不好判斷,只能各有千秋,徐子凡此刻也是歡喜,不但得到了葵花寶典,而且還得到了這種秘法,最重要的是見識了東方不敗的武道之路,這些都令他武道閱歷大增,豐富了自己的見識和理論基礎。
“是時候離開了!”徐子凡自語,隨后其運轉輕身功法,先是去了任我行那里,強拿了武當派的太極拳經后,在任我行恨恨不已的目光中離開了黑木崖,隨后徐子凡一路駕馭紫色長虹,如同仙魔出行,向中原腹部疾馳而去。
而江湖中,這段時間以來,暗流涌動,形勢詭譎,發生了太多的事。
最大的事件就是,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重掌魔教,斬除異己,進行了一場冷酷殺伐,整個魔教內部死了很多人,黑木崖上幾乎處處染血。
由此也導致,整個魔教實力卻是下降了一層,不像之前那樣魔威滔,在江湖中群魔亂舞。
除此之外,武當派卻有了動靜,一連下山三名絕世高手,十名一流高手,行走江湖,維護道義,斬除禍害下的魔道中人。
可以,最近江湖中魔道人士不像之前那么猖獗,武當派的功勞也是居功至偉。
值此江湖大變,武林情勢詭異之際,武當派能有如此作為,眾人也不禁感嘆。
一來是感嘆,武當派作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果然底蘊深厚,可以連續派出三名絕世高手和十名一流高手,震驚了下,果然是大派風范。
二來則是感嘆,武當派此舉與少林封山歸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眾人不禁感嘆,道家真是:亂世下山救人,盛世歸隱練氣。
另外,江湖中還有一個大事件,就是華山派廣開山門招收弟子,只要品行端正,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進華山或為外門弟子,或為內門弟子。
只要進得華山,就將一一登記在冊,受華山庇護。
而這也造成了一個盛況,那就是華山之上整日門庭若市,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當然也有一些心思叵測之輩,聽聞華山傳功閣內有眾多絕世神功陳列,又見華山門人高手稀少,華山劍魔不在山中,所以于某一夜,有絕世高手帶領幾名一流高手上山欲盜取神功寶典。
但是這些江湖中的巨擘級人物,卻連傳功閣都沒有進去,就伏尸閣前石階之上,卻是那華山守閣老人一步一殺,如霜劍氣激蕩縱橫,將所有來犯之敵斬殺了個干凈。
此時,眾人才知道,華山中還有這么一位隱藏的高手,當然,也有人不服氣,但是前后五六批人欲盜取神功,皆被輕易滅殺,自此,才不敢有人打華山傳功閣內眾多絕世武學的主意。
而徐子凡,此刻已經離開黑木崖三日有余,此時他已經到了一座山腳之下,在聽到這個消息后,他遙望華山方向,笑了笑,他知道,那是風清揚出手了。
嵩山,磅礴而壯闊,為五岳中的中岳,身處中原腹地,自古以來人杰地靈,出了太多傳和膾炙人口的事跡。
此刻,徐子凡再次來到了嵩山,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