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吾愛(十七)
一個神祇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神性,神格,神職,神火,神力。
神性是神祇本源,
神格是力量繼續到一定程度自發形成的‘位格’,
而神職,則是為了削弱雜亂信仰之力的干擾,提升信仰之力汲取效率。
想要求子的,去拜能夠求得兒女的菩薩神佛,
想要五谷豐登的,去拜掌管秋天、豐收、土壤的神佛,
想要考取功名利祿的,去拜掌管文學、文字的神佛。
那些走上信仰封神道路的神佛群體,為了降低信仰之力中蘊含的雜質,主動在內部分化出一個個神職,各司其職,
讓信眾專門祭拜自己有所需求的神佛,以此來降低負面影響。
正因如此,現實世界人類社會最早誕生出的,都是多神論,而非單神論——單個掌管了所有神職的神祇,幾乎不可能從海量雜質思緒沖擊中維持自我,
越是龐大的信仰之力,就越考驗神祇的意志。
所以才要依賴神火。
神火,其實更像是神力積攢到一定程度,量變引發質變的標志。
像你這樣的半神明確自己的神職,讓信眾有個可以依靠的明確宗旨,積蓄了足夠的信仰之力,
然后點燃神火,
熔煉信仰之力中的雜質,凈化自我,正式成為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