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星空下
當劉寄奴諸將離開院子,徐鳳年讓院外護衛喊來那兩名俘虜,鴻雁郡主在別處正在狼吞虎咽,等她不情不愿走進院子的時候,衣衫還是襤褸,不過滿嘴油膩,跨過門檻的時候還打了個飽嗝。這讓身旁那名依舊披甲攜帶刀弓的柳字軍騎卒感到新奇,大概是發現原來她這樣的女子也不是真正不食人間煙火。桌上還剩小半壇綠蟻酒,這顯然是劉寄奴他們“嘴下留情”了,徐鳳年端起酒碗指了指幾張石凳,鴻雁郡主一屁股坐下,那名對徐鳳年越發敬若神明的年輕騎士依舊老老實實站著。鴻雁郡主瞥了眼桌上的酒壇酒碗,下意識抽了抽鼻子,虱子多了不怕癢,干脆就自己給自己倒了一碗酒,綠蟻酒嘛,她在倒馬關嘗過,甚至在王庭京城也喝過,以前沒覺得多好喝,今兒一碗酒從舌尖辣到喉嚨再燒到腸胃,整個人都瞬間暖和了,飽暖飽暖,總算都齊全了了。順帶著她看徐鳳年的眼神又多了幾分挑釁,她知道徐鳳年當時沒有讓她自盡,她再想死就要比想活還要難很多,這當然未必就是好事,在進入虎頭城之前,她想過徐鳳年無數種羞辱她這個鴻雁郡主的陰毒法子,不過就目前看來,處境確實糟糕,可還在她的承受范圍內。她仰頭一大口喝盡碗中酒,擦了擦嘴角,媚笑道:“怎么,王爺想要讓我侍寢那為何不讓我換一身潔凈衣裳”
徐鳳年反問道:“需要我送你把鏡子照一照嗎,讓你看一看自己這會兒啥德行”
鴻雁郡主惱羞成怒,剛要抬起手丟擲酒碗,很快就抑制住這股沖動,沉默著又倒了一碗酒,能蹭一碗就是一碗。
徐鳳年也不理睬這只落毛鳳凰,轉頭看向那名自稱乞伏龍冠的騎卒,說道:“你習武很有天賦,這也是我不殺你的理由。”
還有一個理由徐鳳年沒有說出口,從乞伏龍冠的眼睛里,看不出連鴻雁郡主這種局外人都會有的仇恨,就算一個人可以隱藏臉色和眼神,他的氣機流轉在徐鳳年眼中也根本無所遁形,而氣機起伏是跟喜怒哀樂直接掛鉤的。這就說明乞伏龍冠這塊被埋沒的璞玉,也許能夠在武道一途上走得很遠。當然最關鍵的原因是徐鳳年希望有一個人能在將來制衡弟子余地龍,這個年紀最小卻身為大徒弟的孩子,不同于性格鮮明的王生和呂云長,存在著太多不可預料,徐鳳年不希望今后的江湖在自己手上多出一個軒轅大磐。而乞伏龍冠這個像是路邊隨手撿來的阿貓阿狗,他的習武天賦不是徐鳳年所見最好的,但是屬于最有趣的,如姜泥和觀音宗賣炭妞,謂之劍胚,而如洪洗象和龍虎山趙凝神,則是真人轉世之身,謂之菩提子,佛門也有轉世靈童一說,那么乞伏龍冠就有點四不像,什么都沾點邊,什么都不純澈,恰恰如此,反而最符合徐鳳年的習武歷程,雜糅薈萃,熔鑄一爐。何況當時那場廝殺中,乞伏龍冠真真切切捕捉到了徐鳳年這位天人在呼吸之間的那“一線之隔”。
當今天下,不過雙手之數,這個無名小卒便位列其中。
乞伏龍冠現在才十八歲,就已經是柳珪親軍鐵騎之一,要知道刀法第一人的顧劍棠在這歲數,也許還不如乞伏龍冠,當然,徐鳳年當初更是如此了。
乞伏龍冠有些緊張,顫聲說道:“北涼王爺,小的從小就是個孤兒,哪兒有飯吃就哪兒混。王爺要是信不過小的,可以讓小的當個北涼邊軍,步卒都行,殺北莽肯定不手軟。”
鴻雁郡主在這個時候陰陰笑著,煽風點火道:“孤兒說不定你爹娘就是死在了北涼鐵騎馬蹄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嘛。”
乞伏龍冠遠不如她有心計城府,卻也不是缺根筋的傻瓜,一時間沒忍住,直接罵道:“賤人放你娘的臭屁”
這個年輕人紅著眼睛道:“我爹娘就是被你們這些有錢有權的南朝王八蛋活活打死的”
鴻雁郡主勃然大怒,“南朝南朝算個什么東西,整個南朝就是我耶律姓氏養的一條看門狗我是耶律虹材,本該是你這種低賤之人一輩子都走不進一百步內的王帳郡主”
乞伏龍冠呼吸急促,胸膛起伏不定,然后大踏步上前,對著這個娘們就是一耳光摔過去。
鴻雁郡主也不是木頭,低頭,后退,一溜煙躲在了徐鳳年身后,一臉得意地喋喋不休:“嘿,打不著瞧你這點出息,活該你一輩子沒辦法給你爹娘報仇。呦,說不定你這種廢物原先在軍中一直給南朝
那些仇家效力也說不定哦”
乞伏龍冠突然平靜下來,死死盯住這個女人。
鴻雁郡主感到一種刻骨銘心的寒意,小心翼翼拿回酒碗,又給自己倒了一碗綠蟻酒。
此時,敲門聲輕輕響起。
徐鳳年倒了兩碗酒,輕聲道:“澹臺前輩請進。”
當那名不速之客坐下時,徐鳳年遞過去一碗酒,對方也不客氣,喝了口酒,雙頰微紅。
耶律虹材望著這名高大女子,充滿好奇。
舉手抬足,盡顯宗師氣度,還有一種扣人心弦的寫意風流。
徐鳳年笑問道:“前輩怎么知道我到了虎頭城”
澹臺平靜淡然道:“我以前聽師父說過,天人俯瞰世間眾生,就如我們在夏夜看那螢火點點,大多螢火一閃而逝,卻總有寥寥一些,尤為明亮,甚至在某個時刻,剎那璀璨如星辰。”
徐鳳年頓時心中了然,想必是先前截殺四百騎,氣機傾瀉,讓這位精于望氣的練氣士宗師抓到了蛛絲馬跡,然后就在這虎頭城附近守株待兔而已。按照澹臺平靜,準確說來是按照這位宗主師父的闡述,世間人上人的頂尖高手亦是云間仙人的“天下人”而已,不過如拓跋菩薩曹長卿這些高手,他們散發出的螢火會格外惹眼。練氣士做著替天行道縫補法網的行徑,自然而然會更容易尋覓到他們這一小撮高手。
徐鳳年問道:“是不是可以說,世人修道問道證道,就是以米粒之光去與皓月爭輝”
澹臺平靜搖頭道:“師父說過,修成了道,也無非是水滴入海而已。黃河之水天上來非也,海上來。故而奔流到海不復回非也。”
徐鳳年打趣道:“你師父說話都這么機鋒,這么有道理”
澹臺平靜一笑置之,像是為尊者諱。
徐鳳年盯住那個還想偷偷倒一碗酒喝的鴻雁郡主,后者悻悻然縮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