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線任命
而對于這些地方主力旅所部,也都需要進行軍一級編制的改編。
因此,吳新民利用這段時間的連綿陰雨天氣,對東線戰場這邊的地方主力旅所部,進行了火線改編。
將這邊的一二十個地方主力旅所部,擴編成了四個三類軍。番號分別是:第二十七軍、第二十八軍、第二十九軍和第三十軍。
并且推薦劉明杰、趙石奇、張德發以及原第四軍第二十四師師長王明照分別擔任第二十七軍、第二十八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軍軍長一職。
對于這些事情,吳新民也請示了華夏抗日同盟軍總司令林峰、前敵委員會總指揮陳文生等人,隨即也得到了林峰的確認。
隨同著華夏抗日同盟軍總司令林峰的確認回電,一同到來的還有林峰和陳文生商議之后的一份新任命狀。
鑒于東線戰場這邊,已經匯聚了第四軍、第五軍、第二十七軍、第二十八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軍等六個軍,以及后續的地方主力旅所部,擁兵二三十萬人了。
對于只會如此龐大的部隊作戰,自然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指揮官,統一指揮東線戰場作戰。
因此,林峰、陳文生等人商議之后,將東線戰場的部隊,全部組建為東線兵團,任命吳新民擔任東線兵團司令員,接受前敵委員會總指揮陳文生的統一指揮,負責江淮戰場東線北溝鎮、邳縣等方圓兩百里內的戰事。
另外,林峰、陳文生也將西線黃口火車站一帶的第十五軍、第十六軍、第十七軍,以及后續趕過來的二三十個地方主力旅所部,一同編為西線兵團,任命原華夏抗日同盟軍華北軍區參謀長孫雪,擔任西線兵團司令員,負責統籌黃口火車站、洋樓、碭山、永城一線的戰事。
而且,林峰也授權孫雪抵達西線之后,對西線一帶的二三十個地方主力旅,進行軍一級編制的改革。
淮河一帶的雨季,不知道會持續多長時間。
不過,林峰知道雨季的到來,勢必會影響到戰事的發展。
因此,這段時間的暫時停戰,也要進行準備,將支援過來的地方主力旅所部,早一點擴充到軍一級編制,對于下一步作戰指揮,也會方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