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五章 故人消息
幽溟太子道:“商平隱手下無兵無將,不足為慮。他若是智者,便應該隱藏下來不再出山,還有生路。他若是來襲擊我,便只有死路一條。”
白玉瓊帶著瓊華宮的親衛,登上天師寶輦進入靈能對遷橋,向延康而去。
南天的靈能對遷橋規模較小,因此難以支撐她這樣的強者,前后用了月余時間,白玉瓊一行人這才來到延康的靈能對遷橋。
天師寶輦飛行在天空中,距離地面不遠,白玉瓊向下方的城鎮城郭看去,觀摩延康民生,她不急于去見延豐帝。
南天的弊病實在太多,她盡管想繼承孟云歸的遺志喚醒南天民眾,但經歷了這近三十年的血戰,南天的民眾還多是見神便跪,沒有一點反抗之心,讓她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此次來延康,她的另一個目的便是要看延康的民生與教育,吸收經驗,推行到南天中去。
延康經歷大戰,也是百廢待興,然而戰爭結束之后的十多年時間便已經堪堪追上戰前了。
“倘若換做是天庭,經歷這樣的大戰,只怕千百年都休想恢復元氣。”
她走走停停,來到鄉村去查看小學教育,又去天上的神城去看大學教育,收獲頗多,心中更是感慨萬千。
不過,她也發現了很多問題。
延康的鄉村出了問題,青壯多是去城里做工謀生,往往是夫妻二人一起離開,鄉村里留下的都是老幼,讓鄉村失去活性不說,而且還滋生了許多亂象。
延豐帝雖然察覺到這個問題,派了許多神通者進入鄉村支援教育,給予這些神通者補償,但是愿意進入鄉村的神通者往往都是成就不太高的,真正有能耐的往往都留在神城里。
鄉村的教育質量很是堪憂,與城里的教育有著明顯的差距。
鄉村里的孩童沒有父母管教,往往是放養,對下一代很是不利。
“延康該如何解決這一點?”
這一日,她進入一個鄉村小學,卻見這里學習氛圍很濃,這所小學在十里八鄉很是有名,鄉下的孩子拼了命的學習,想要出人頭地,讓她頗為動容。
“鄉下的孩子,可能需要花費比城里的孩子十倍的努力,比城里的孩子多出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時間,才能與城里的孩子平起平坐。不過,這條上升的路并未被堵死,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