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一縷光,奈何天
“因為會引發他的共鳴。他會給我一個大獎。”
陳一聞這么說的時候,劉啟榮搖了搖頭,他道,“你說這個什么‘高人’,看了你的故事,推薦你用最差的畫面講這么一個荒誕的故事?我看這是誤人子弟!”
陳一聞道,“我一開始也覺得是這樣……但他跟我分析了,一,這種大賽,學生們肯定有一個算一個,都追求好的工具,鮮艷的色彩表達,就我的作品,要真的這么參賽,還不一定從畫面上脫穎而出。到時候就會變成兩不顧的情況,故事沒法荒誕的講出來,畫面又普普通通。
另一方面,大賽參賽充斥著各種空泛公益化的東西,如果有這么一部作品不走尋常路,自然會引起人們關注。評審組內部也會引起爭議,普通的爭議,可能作品就涼了。
但專家組有你,那位‘高人’說,你恰是最能看入眼這種故事的,因為你有足夠的審美和高度,明白我這樣制作這部作品的意圖,究竟是要表達什么。他說,我只需要用這一切,簡陋的畫面,荒誕的故事,突出這部作品一個浮現于外的主題,就是‘懷著笑對人生的勇氣去戲謔人生’。”
“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但你是《在云端》的導演,你看得到。”
劉啟榮怔了一下,他不是沒懷疑過陳一聞所謂的什么“高人”,是信口胡謅來的。但仔細一想,又覺得動機呢?一般來說,面對他這樣的大咖,陳一聞又是一個有心想要在視頻拍片這條路上走的苗子,不應該想方設法引起自己的關注才對嗎,自己對他越看重,他難道不是越有前途?
為什么要編造一個“高人”,在攤薄自己對他的印象?
這點動機不符,而且陳一聞隨后說出的話,“懷著笑對人生的勇氣去戲謔人生”,他就覺得這不太像是陳一聞這個年紀的大學生能夠說出來的。那對比賽的分析,也十分精準到位。這也不像是陳一聞這樣此前沒有參加過這種大賽,甚至才是第一次制作視頻參賽的學生所能做出的分析。
劉啟榮道,“你的故事,也是他給你的?”
陳一聞搖頭,“這倒沒有,故事是我自己寫的腳本,他幫我提了一些建議,讓故事的表達更好。”看得出劉啟榮有些相信了,其實陳一聞說得都是劉啟榮在給自己的點評里他的真實想法,所謂“懷著笑對人生的勇氣去戲謔人生”,這就是用劉啟榮自己的觀點來說服他自己。
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陳一聞不往自己臉上貼金,反倒是把功勞讓出來,這反著來的套路大大加深可信度說服力。
劉啟榮道,“你說的那個‘高人’,怎么認識的?現實里是什么人?”
陳一聞搖搖頭,“我就是網上認識的,之前Q友里加到的,好多年沒說過話,因為覺得這人挺神秘,前段時間跟他聊了聊大學生活,說起這個參賽,他就給我提了這么個主意。至于他究竟是干什么的,根據他的說法,人生大起大落,三次破產,三次東山再起,什么都經歷過了……如今大徹大悟,笑看人生。”
“三次破產……三次再起……”劉啟榮琢磨道,“那這人年齡應該不小了,可能也有點名聲,叫什么名字,我幫你打聽打聽,是不是有這么個人?”
“關鍵就是……他沒告訴過我名字。”陳一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