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三章 平視(2)
但是,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了英吉利化學家戴維·麥克米倫和德國化學家本亞明·利斯特。
諾貝爾化學獎表彰的內容就是他們發現了不對稱有機催化劑。
而他們發現這種催化劑的時間是2000年,沈光林講起這個講座的時間是1988年,確實是不用考慮撞車了。
對于穿越者來講,即使要做文抄公,也要抄的合理才行,一些穿越者提前熱門歌曲一個月搶先發布,那是腦子有病才能做的出來的吧。
沈光林現在發布的有機催化劑,其實是他們實驗室研究已久的一個課題了。
要知道,在沈光林的實驗室剛接觸化學的時候,研究的就是手性分子。
當時說過,手性分子是指兩種分子在成分上完全一樣,但空間結構彼此互為鏡像的分子,就好比人的左手和右手一樣,他們互為鏡像,但不能重疊。
說起來,沈光林實驗室研究手性分子也有好幾年的時間了,不對稱有機催化就是他們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之一。
哼哼,不經意間,這又是一個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呢。
而且,不對稱有機催化這個成果的應用性也是非常好的,有很大的推廣價值,。
只是,國內制藥和化學領域不發達,沈光林這才把這個成果放在手里憋了很久。
現在,他想變現了。
今年再不賣,明年可就不好賣了。
于是,關于手性分子和不對稱有機催化,沈光林突然就講起來了,而且講述的很詳細。
“互為手性的分子特性可能是有很大的差異的,我們通常只需要其中一種特性。尤其是在生產藥品時,另一種特性很可能是有害的,這一點很重要。”
沈光林一邊講,一邊播放了一段視頻,就是關于手性分子另一半有副作用的。
這是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的一件真事,當時對于手性分子認識的不足曾導致了一場惡劣的“反應停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