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晨練
為了成為傳奇巨星,奮斗!
他拿定了主意,慢跑了半個小時,等渾身發熱了,便開始順著山谷的峭壁向著山上攀登。
他現在不在山谷訓練了,而是在離山谷不遠處的一處天然平臺上。
壺中天地的規則很奇怪,這里好像是禁止飛行的,在平地上無所謂,一切都很正常,但你要往高處走——比如說往山上爬,空氣就越來越粘稠,壓力就越來越大,直到你承受不住為止。
他曾經也不信邪,想爬到山頂上去瞧瞧,但沒爬了多高,身體就受不了了,壓力巨大,空氣粘稠,呼吸不暢,有窒息感,眼中出現血絲,鼻孔滲血,腿部無法支撐身體的重量,幾欲跪倒,就像猛然進入了高倍數的重力室一樣。
大概,“壺中天地”就不是為凡人設計的,要修仙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于是,他一直以來就把這石頭山當“天然重力室”來用,以加快自己的訓練速度,讓自己更強壯,力量更大,速度更快,以便能打出那片森林,去看看外面有什么,去找找天材地寶或是仙緣。
可惜,他努力了兩年,也就能往上爬個幾十米,“重力”達到了1.7倍左右后,他的身體就有點負擔不起了,再往上爬就得噴鼻血。
有時他真想喊一聲“我不做人了”,哪怕當妖怪都可以,就是沒得選,還是得當人。
這段路是他爬慣了的,很快就爬到了天然平臺上,還是按照以前的習慣進行訓練。不是胡亂練的,他是按照書店購買的《親云傳》里所記述的古法來錘煉身體——《親云傳》是那霸手大師蔡肇功(日語名湖城親云)的個人傳記,而那霸手就是空手道(唐手)的前身,乃是由洪武大帝遣往琉球的閩人三十六姓所習的南拳結合當地武術演化而成。
之所以要按照《親云傳》來進行訓練,主要是那霸手非常強調肌肉和筋骨的發達,格外注重攻守時機把握,很適合和樹精干架,而最重要的一點是,蔡肇功是十七世紀的人,所使用的訓練器材非常原始,比較容易弄到手。
之前兩年,他一直待在特殊養護院里,過的是集體生活,周圍全是眼睛,受到的約束還是很大的,不好隨意往煉妖壺里運東西,石山又是光禿禿的,所以這一點對他很重要。
訓練開始后,他再次慢跑了幾圈,等身體適應了,就開始了單項訓練:
舉石——將大石塊舉至肩上,單手半回轉向前伸直,然后返回原位,換氣,再用另一只手重復,以增強手臂的力量和柔韌性;
沖刺——直向短途沖刺、斜向短途沖刺、橫向反復橫跳、前后快速折返跳、鴨子步速行,以增強閃躲能力;
平衡——以右腿為軸,單腿立定,上半身正直,雙臂貼身,分別向前向左緩慢抬左腿,重復一定次數后,兩腿交換,反復進行,以鍛煉身體平衡性、柔韌性和腰腿力量;
飛蹴——蹴就是踢擊的意思,飛蹴就是二段踢,左腳高段踢同時躍起,空中右腳猛烈前踢,落地后雙腿交換反復,以培養綜合性的身體彈性和核心肌群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