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監守自盜
這是文帝時期定下的規矩,為的便是整肅大周官場的亂象,提高整體官員的素質,這一舉措,在當時,的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當時的朝廷,官員任人唯親,結黨營私嚴重,官員品德、能力良莠不齊,書院的出現,大大改善了這一情況。
想要入朝為官,便必須在書院中學習圣賢思想,修身修德,還要學習治國理政之方,修行之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幾大書院,為朝廷輸送了無數的人才。
這條規律,自文帝時期流傳下來,一直沿用至今,即便是皇帝想提拔什么人,也需要讓他在書院接受磨練。
文帝之治影響深遠,文帝在大周百姓、朝臣的心中,擁有極高的地位,大周歷代皇帝,都不敢破壞他定下的規矩。
在李慕看來,這位文帝也當真是高瞻遠矚,這種方式,雖然不同于科舉,但與以前的選官制度相比,也有很大的進步性。
當然,文帝即便被稱為圣賢,也有他沒有預料到的事情。
比如書院發展到今天,性質已經和初創之時,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四大書院的院長,無一不是超脫,書院中,中三境的強者數不勝數,雖然遠比不上四宗六派,但也是一股無比強大的力量。
大周官員,只能從書院誕生,書院的地位,逐漸變得越來越高,甚至有凌駕朝廷之上的趨勢。
無論是想要重現輝煌的蕭氏皇族,還是想要取而代之的周家,想要促成這件大事,都離不開書院的支持。
李慕并沒有想過當官,所以也不用去書院深造,以他在神都的見聞,當官未必是一件好事。
在女皇的庇護下,做一個小吏,要比當官自在多了。
無須憂心什么國家大事,李慕每日只需帶著小白,在神都的街頭走一走,保證自己的轄區內,沒有作奸犯科,擾亂百姓的事情發生,便已經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職責。
周處之事后,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已經攀升到了頂峰。
這使得他無須刻意去做什么事情,便能從神都百姓身上獲取到念力,以這種速度,一年之內,晉級神通,也未必不可能。
經過周處一事,周家的聲望,在神都也并未受到多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