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生1984
在八四年,一百塊錢相當于是正式工人三個月的基本工資,于是李衛東受到了處罰,他被貶到了汽修車間,當汽修學徒。
汽修工雖然也算是技術類工種,但畢竟是體力工作者;而當會計是坐辦公室,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在國企里是高人一等的崗位。
李衛東從坐辦公室的被貶為車間工人,心中相當抵觸,十六歲的他正處于叛逆期,于是便撂了挑子,天天在汽修車間閑逛,什么活都不干,只是看別人修車,一副混吃等死的樣子。
上班的鈴聲響起,工人們紛紛快步走進維修車間。
“李衛東,上班了,還在這里蹲著,不趕快進去!”一個聲音響起。
“別管他了,反正他進了車間,也不干活。人家是正式的,就算是不干活也沒人管。”另一個聲音開口說道。
說話的這兩人也都是運輸公司子弟。這些運輸公司子弟從小都在一個家屬院里長大,上學也都是在運輸公司子弟學校,互相之間全都認識。
只不過這兩人沒有李衛東的運氣,他們的老子還都在崗位上,所以他們即便是進了運輸公司,也只能當臨時工。
八十年代初,除了大批知識青年陸續返城,還有六十年代被精簡回鄉的職工要求復工,中專畢業生要求分配,以及城市原本積累的待業人員。
然而城市里根本沒有那么多的工作崗位,于是社會上出現了大批的待業人員。
青河地區運輸公司作為一個大型國企,總要照顧一下自家工人的孩子,但國企里面也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即便是自家工人孩子,也只能先從臨時工做起。
在國企里當個臨時工,總比去社會上當二流子強,更何況這些都是運輸公司的子弟,等他們的父輩退休之后,自然就能頂崗上去成為正式工人。
從這點來說,李衛東是幸運的,十六歲就頂了父親的崗,成為了正式工人。比起那些二十多歲還當臨時工的要強的多。
八十年代的國企里面,正式工和臨時工的待遇可謂是天差地別。
正式工人是鐵飯碗,除了工資、升遷和退休金之外,還可以享受到企業的各種福利,而且不會被炒魷魚。
至于臨時工,工資要比正式工少很多,沒有升遷的途徑,沒有退休金,基本享受不到企業的福利,而且還會被炒魷魚,基本上是沒有任何保障。
同一個車間里,臟活、累活、重活全都是臨時工的,正式工分配到的要輕松的多,甚至很多正式找個角落一蹲,喝茶聊騷,把所有的工作都交給臨時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