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概不退貨
“對,我們是青水地區運輸公司的。”李衛東開口說。
“你們青水有什么土特產么?”中年人又問道。
“土特產?”李衛東微微一愣,隨后開口說道:“我們那里還真沒有什么土特產,如果非要找的話,我們那山里種的板栗倒是挺不錯的。”
“只是板栗啊!人家未必能看的上啊!哎……”中年人長嘆一口氣,然后搖了搖頭。
李衛東覺得中年人話里有話,于是便拿出一根煙,遞給了中年人,隨后掏出火柴給中年人點上,這才開口問道:“這位老哥,我們是第一次來,你給我說說這里面的門道唄!”
所謂吃人嘴短,那人拿了李衛東的煙,也就不能再藏著掖著,于是他開口說道:“小老弟,既然你問了,我也就如實相告,你想要從紅星廠拿貨,光有錢還不行,得捎帶上一些當地的土特產,而且還得人家看得上眼的。”
“照這么說,來買他們的東西,還得給他們送禮啊!”李衛東一臉好奇的問。
“可不是嘛!紅星廠的產品多緊俏啊,你不送禮,人家會把東西賣給你?就比如我們淮縣農用拖拉機廠,每次來拿貨,不得搭上兩車我們那的特產蜜桔!”
中間人抽了一口煙,接著道:“我們那的蜜桔,可是個大汁多味甜,所以那紅星廠能看得上眼,要是板栗的話,本來就不是什么稀罕東西,估計人家紅星廠是看不上的。”
“原來如此,多謝老哥提醒了。”李衛東說著,與身邊的趙虎對視了一眼,雙方都感覺到,這次的退貨之旅,恐怕沒有那么順利。
改革開放初期,像是紅星廠這種大型國企,首要任務還是滿足計劃經濟的生產。計劃內的產品要全部上繳國家,當計劃內的生產任務完成以后,再生產出來的產品,就可以拿到市場上出售。
橡膠產品本來就是緊俏的物資,花錢都不一定買得到,因此紅星橡膠廠的產品也是供不應求,想要從紅星廠里買到產品,送禮是必須的。如果送的禮物不合紅星廠的心意,人家也未必把貨賣給你。
這是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過渡時所特有的一種現象。計劃經濟保障了企業的生存,讓企業可以旱澇保收,因此企業可以無視市場經濟規律,也不用擔心競爭。出售計劃外的產品,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而當計劃經濟徹底廢除的那一刻,這些習慣了旱澇保收,不懂得市場經濟下進行競爭的企業,往往都是死路一條。
……
李衛東和趙虎兩人等了足足一上午,終于輪到他們走進了那間銷售處。
一個二十多歲的辦事員坐在辦公桌前,他抬頭看了看李衛東,直接開口問道:“你們是哪個單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