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請喝酒
當時桑塔納的國產化率只有2.7%,整車成千上萬個零件當中,僅僅有輪胎、收音機、喇叭、天線和小標牌可以進行國產。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零部件,經過一些工藝改良之后,也是能夠達到普桑生產要求。就比如部分橡膠零部件,像是雨刷器、車窗密封膠條等,并不涉及到很高級的生產工藝,以中國的技術水平,完全可以生產出來。
于是普桑的生產便開始了國產化的替代之路,畢竟在當時,國家外匯緊張,沒有那么多外匯去進口汽車零部件,每國產化一個普桑的零部件,國家就能省一筆外匯。
紅星橡膠廠作為國家二級企業,曾經多次完成過軍工生產任務,承接普桑國產化項目,自然是當仁不讓。
對于紅星橡膠廠來說,為普桑國產化提供零件,除了是增加一項業務之外,更是一項政治任務。對于這種級別的國企來說,政治任務是必須要百分之一百二十去重視的。
紅星廠立刻生產了幾種零部件樣品,送往上汽給德國工程師檢測,最終還真有幾件勉強符合普桑的生產要求。于是紅星廠立刻開足馬力,生產了一批零部件,送去了上汽,用于普桑的生產。
對于紅星廠的領導來說,能夠為普桑國產化提供零部件,絕對是一項很耀眼的政績,足以到機械工業部吹噓一番了。
然而讓紅星廠沒想到的是,他們大批量生產的零部件,卻被德國工程師認定為產品質量不合格!
這件事情,最終作為反面典型被通報。而當時紅星廠出產的不合格零部件,還包括了青河運輸公司使用的那批墊片和膠圈。
李衛東因為這件事情,被扣了三個月的獎金,所以對此事來龍去脈的記憶非常深刻。
如今通過幾個電話,李衛東已經確認,零部件不合格書面通知,已經寄到了紅星橡膠廠。
……
次日,李衛東和趙虎又來到了紅星橡膠廠。
路過門衛時,李衛東主動的地上了一根香煙,門衛一看是昨天來過的那兩個小伙子,也沒有多問,接過香煙就直接放行。
李衛東和趙虎再次來到銷售處門口,等了整整一上午。
到了中午快下班的時間,李衛東和趙虎終于走進了銷售處。
“你們兩個怎么又來了?我們劉科長不是說了么,退貨是不可能的。”銷售處的辦事員對于李衛東的印象十分深刻。
李衛東趕緊遞上了香煙,開口說道:“同志,我麻煩你再幫我找找劉科長,我們有要事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