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買煤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兗礦的規模足夠大,所以國家專門為兗礦成立一個礦務局,作為兗礦的上級管理機構。既然兗州礦務局是專門管理兗礦的,而且也只能管到兗礦,那干脆兩者合并在一起算了,于是便出現了這種行政單位和企業混合在一起的情況。
類似的情況在當時有很多,當時國家八大煤炭基地用的都是這種管理模式。
青河距離兗礦并不算遠,只有不到200公里的路程,便是當時沒有高速公里,一上午的時間也就到了。
中午時分,趙國棟和李衛東兩人已經抵達了兗礦,趙國棟的那位老戰友直接在兗礦的招待所,設宴款待趙國棟。
趙國棟的老戰友名叫黃愛華,是個皮膚黝黑的中年漢子,年紀比趙國棟稍大一下,他是兗礦安全生產部門的一個主任,也算是兗礦的中層干部,多少也有點小權力。
酒過三巡后,黃愛華才開口問道:“國棟,你在電話里說,要來找我買煤?打算要幾車?”
“幾車哪夠啊!我是想跟你們兗礦簽訂一個長期的供貨協議,這不想找你幫忙牽線搭橋么。”趙國棟開口說道。
“長期供貨也得有個數吧?”黃愛華接著問。
“一個月怎么得來個五千噸吧!要是情況好的話,以后還會追加。”趙國棟開口答道。
“一個月五千噸?一年就是六萬噸煤?”黃愛華表現出一副很為難的樣子。
“你們兗礦一年怎么也能生產五六百萬噸煤吧?我就要六萬噸,又不多。”趙國棟笑著說道。
八五年兗礦旗下比較大的礦區,一個是年產三百萬噸的興隆莊煤礦,一個是年產一百萬噸的北宿煤礦,再加上其他零零散散的礦井,年產量能達到五六百萬噸。
后來鮑店煤礦、楊村煤礦和東灘煤礦相繼建成投產,兗礦的產量才提升到一千萬噸以上。
在九十年代以前,國內煤礦挖掘技術落后,很多煤礦還是用人力去挖煤,所以年產一千萬噸已經是國內最頂級的煤礦了。國內幾個大型煤礦,哪個不是年產上億噸煤。
然而黃愛華卻露出一副為難的表情,他喝了一口悶酒,而后開口說道:“國棟,若是以前的話,我去找局里的領導說說好話,一個月五千噸煤也就給你批下來了。但現在不行,我們礦里真的拿不出這么多煤了。”
“一個月五千噸煤都拿不出來?不至于吧?你們可是兗礦啊!”趙國棟一臉不可思議的樣子。
黃愛華一副良心的樣子,開口說道:“國棟,難不成我還會騙你么?如果你只要幾車煤的話,我現在想想辦法,還能給你弄來,可一個月要五千噸,除非是我們一把手親批,否則的話就是那幾個副局長也批不下來。”
趙國棟知道,黃愛華不會對自己信口雌黃,于是他開口問道:“老黃,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就別賣關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