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等他破產
這種經濟政策讓韓國在短時間內取得了經濟上的騰飛,但也鑄就了韓國的財閥經濟。整個韓國的經濟被財閥所控制,而當財閥的實力大到一定程度時,執政者反而被財閥所架空。
后世韓國第一大財閥,自然是大名鼎鼎的三星,而在1997年,電子產業還沒有壯大起來,當時韓國的第一大集團,是以汽車制造為主的現代集團。
而同樣以汽車制造為主的大宇集團,則是韓國第二大的集團。
七十到九十年代,是屬于汽車的黃金時代,但凡是造汽車,都是各自國家的龍頭。
韓國的財閥有一大特點,就是會涉及各個行業,韓國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與財閥脫不開干系。
后世人常說,三星可以承包一個韓國人從出生到死亡,事實上其他的韓國的大財閥,基本都能做到這一點。
比如在韓國的樂天超市當中,你能買到LG集團生產的洗發水,能買到韓亞集團生產的火腿片,能買到現代集團生產的衛生巾。
在韓國,頂級財閥旗下的產業,真的可以供應你日常生活所需。
而其中把攤子鋪的最大的,涉及行業最多的,就是大宇集團。
大宇集團的經營策略就是全面化發展,無論什么行業都要橫插一腳。
但也正因這種快速擴張式的發展,使得大宇集團大而不強,大宇集團的主要業務中,少有做到韓國第一的。
做外貿和零售,大宇集團比不過樂天;做電子,大宇集團比不過三星;做通訊,大宇集團比不過SK;做汽車和造船,大宇集團比不過現代;做日用品,大宇集團比不過LG;做鋼鐵,大宇集團比不過浦項制鐵;做工業原材料,大宇集團比不過斗山;做石化和交通,大宇集團比不過韓亞。
這種大而不強的狀況,也給大宇集團日后破產埋下了伏筆。
1996年,大宇集團的領導人金宇中,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五年計劃”,就是要在五年內,將大宇的海外業務增加一倍,同時大宇的工廠規模也要增一倍。
然后就發生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韓國經濟崩潰,這個擴張性的“五年計劃”,就成了,就成了作死計劃。
600多億總資產的大宇集團,短時間內就走向了破產的道路,曾經被韓國人視為民族英雄金宇中,被判10年監禁,罰款20多萬億韓元。
最終大宇集團的資產,也被多家美國企業低價吞并,連渣渣都沒剩下。
這也是亞洲金融危機中,韓國企業的真實寫照。當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愿意貸款給韓國,所附加的條件,對于韓國人而言,用“喪權辱國”來形容,都是比較善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