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前夜
“好萊塢報道:女主是米拉喬沃維奇,PG-13的分級(13歲以上自由觀看,13歲以下需父母陪同觀看)似乎暗示了這部海島青春片有點可看的東西。首周排片1280家影院,這與媒體一開始拿到的1300多家影院略有出入,但可以理解,同為哥倫比亞影業的街區男孩意外大爆使他家的后續排片受了點影響。唯一令人質疑的是二十一歲男主布萊恩克勞斯,他的年齡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華爾街日報:哥倫比亞影業最近有點回暖的趨勢,看來他們終于走出了本子并購后的混亂,繼街區男孩這個以小博大的經典案例后,制片成本僅一千一百萬的重回藍色珊瑚礁又上映在即,他們做了筆好買賣,簽下女主米拉喬沃維奇時對方只是個過氣模特,而等到影片上映前夕,這位毛裔移民出身的女孩已重新獲得了時尚界的寵愛,歌星之路也非常順遂。”
“露易絲報道:南太平洋、年輕的孤男寡女,想知道劇情就去租青春珊瑚島吧!哥倫比亞影業玩不出花來,真是搞不懂翻拍一部僅僅十年前的影片有什么意義?同為十五歲,米拉喬沃維奇和波姬小絲誰好看?審美正常的人心里都有答案。”
趁宋亞試禮服的工夫,塔拉吉為他讀著娛樂雜志上所有關于米拉新片的報道。
“露易絲報道是什么鬼?”宋亞皺眉,“八卦小報?”
“應該是吧。”塔拉吉把這張配色花里胡哨的報紙抖了抖,廉價的紙質出賣了它的格調。
“下次八卦小報的東西就不要讀了,影響心情。”
宋亞對著鏡子微微調整領結,“不,買都不要買,一份銷量都不給他們貢獻。”
七月三十一日,宋亞到達洛杉磯,他先參加了當地一個非洲婦女日的慈善活動,米拉也到場了,但兩人除了眼神交流無任何互動,米拉正處于高強度的宣傳曝光之下,這時候千萬不能出任何意外。
洛杉磯現在小規模的騷亂就沒停過,一切源頭都指向街區男孩這部電影,它一方面將黑人社區的現實赤條條地展現在底層黑人面前,使他們回憶起了不久前的羅德尼金案和新羅店主案,然后重新走上街頭鬧事。另一方面,影片里兩個幫派仇殺的劇情又明顯地暗示向瘸幫和血幫,庫伯扮演的角色最后燃情的復仇行為激起了兩家幫派份子的‘血性’和新仇舊恨,一系列沖突和槍擊事件在黑人區里爆發。
這些血腥事件對影片無任何影響,哥倫比亞影業幾乎沒有降低排片,而二十三歲的新人導演約翰辛格頓一片成名,無數電影邀約紛至沓來,甚至有傳言說他會憑此片入圍奧斯卡獎。
“你白天的狀態不是很好,是不是太累了?”
回到酒店,宋亞給她打了電話。
“我壓力好大……”米拉說道:“我已經幾天沒睡好了,一沾枕頭就聽見無數人在嘲笑我……”
“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一部一千萬投資的電影而已。”宋亞靠在酒店的落地窗前,俯瞰著洛杉磯美麗的夜景勸道。
“而已?”
米拉直嘆氣,“我還是喜歡唱歌,致德克勒克首演之前我都沒這么緊張過。”